德州记忆|王有金:漫谈德州60年

漫谈德州60年

王有金

我的家乡是宁津县郭皋村,《大刀记》作者郭澄清是我叔辈同村人,我第一次来德州是1964年,到今年整60个年头了。60年前的情景和现状,60年间所发生的变化,60年中的风雨历程,这一切,我亲眼见证,亲身经右,感慨之余浅述简说,算是漫谈。

我生于1951年8月,1969年参军,1976年复员后来到父亲曾工作过的德州。在这里,我见证了德州60年的变化,感触极深。计划经济的印记,市管县的体制改革,设立经济开发区,市委市政府办公地点东移,高铁站的使用,住房制度改革,计划生育情况的演变,户籍制度的变化,企业改制,农民工进城带来的城镇化现象,新湖处百货大楼毁于大火,等等,都牵动着人们的心,也深深地记忆在人们的脑海中。

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东方红路

从人们的吃穿住行,到城市的发展变化,从居民的心理需求,到现代化的思想理念,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的改革开放,都发生了无法想象的变化,连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都嫉妒我们,惧怕我们,羡慕我们,打压我们,但没有办法阻止我们发展。

1964年的深秋,那时的我常常肚子疼,父亲用自行车带我来到德州医院检查,记得从宁津到德州的公路都是用工厂里的煤渣铺垫的,一路也是坑坑洼洼,高低不平。进了德州城,初踩马路,首见电灯,砖房红瓦,令人非常兴奋。当年德州城市规模也比较小,城市人口也少,工业、商业、机关事业单位规模小,人员也少。那时的德州,和今天的德州是无法比拟的,但我作为一个从农村来的13岁少年,还是感到如同来到了天堂。比乡下,比公社,比县城,德州好得太多了。火车站周围为城市中心,商业街、太平街、柴市街为繁华的地段,党政机关坐落于东方红路北侧,主要是地委、地革委,老德州市委(今区委)和市革委(区政府)。因为是计划经济体制,当年的供销渠道比较畅通,二级站的作用非常明显,铁路西南侧的南仓库很多,一个个大院,一垛垛物资,堆积如山,如粮局、土产站、生资站、纺织品站、废品站、食品站、棉花打包厂等。储备和存放一些商品物资,然后按计划再分配到各县,起到物资集散地的作用,也是供销中转分配机制的必然。各个大仓库都通有铁路输送专运线,便于装卸。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运河德州段还是通水的,我的大舅张贯义就是航运局的材料科科长,运河断航后,航运局划归了汽运公司。

有几件小事使我印象深刻,说明当时德州的城市规模,小德州不如现在的县城大。

上世纪80年代的三八路

我参军前的1968年在德州干临时工,跟河北景县留智庙村的小施工队干活,负责在造纸厂附近的德州老城墙上取土,推到通往化肥厂的路上抬高路基,那时市区到化肥厂的途中全是庄稼地,水稻田。我儿子是1979年出生的,住在皮革公司宿舍,3岁时我骑自行车带他进市里,走到劳改队门前,由于是土路,坑洼不平,造成颠簸,将他的小脚丫驳到自行车的前轮里,伤及皮肉。在他6岁时,我带他到德州师专西侧萧何庄村的玉米地周围捉爬爬,那里有些大梧桐树,一个晚上我们抓了163个。在他刚刚上学时,下雨后还在天衢路上的水沟里捉了不少小鱼,就是现在的工商银行门前的位置。这几件小事,说明当时德州的城市面积很小,除了东方红路是硬化路,其他地方大都是土路或土和煤渣混合形成的渣土路。

那时的工业企业也不是很多,德州机床厂和第一国棉厂为大厂,这两个厂是国营企业,牌子很响,人们对这些工厂的工人非常羡慕,觉得在他们厂里当工人很光荣。这两个工厂里的男女青年找对象也非常容易,毕竟是国营大厂,金牌子。二棉厂和三棉厂,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先后建成的,柴油机厂、齿轮厂、轴承厂、造纸厂、拖修厂都是后来建成的较大型的工厂,纺织业和机械制造业是德州的主导产业。

当年有几个大些的商店,坐落于不同的位置,叫百货一零、百货二零、百货三零,也就是百货零售商店的意思。除了这三个较大的商店,就是城边上公社的供销社,如陈庄供销社我就常去买东西。城区还有综合商店,土产门市部,蔬菜店等,饭店、旅馆、照相馆也只有几家,规模也很小。德州的浴池是白天洗澡,晚上住宿。那时的人们也不讲究,能睡觉就行。

那个年代是计划经济体制,买粮食凭粮证到指定的粮店去排队,分男女和年龄段确定供给数量,成年人一般30多斤,重体力工人略多些,而且是粗粮和细粮搭配,不能随意挑选。

每人每年一丈六寸五的布票,城乡一样,农村人也是如此,有票的没钱买,有钱的票不够,所以布票也能卖钱,送朋友,赠亲戚,当商品。

计划经济体现在各个方面,机关人员要出差,必须拿粮证到粮店提取粮票,出省外的提全国粮票,省内的用山东粮票,替代粮证指标,没有粮票就没法吃饭,只能吃高价食物。

城市人冬天要供应大白菜,提前发票,限期购买,小车拉运,家庭储存,所以,每到秋后初冬,整个市区来来往往都是集中购买和拉运大白菜的,很是热闹。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买了白菜,一冬踏实。

每到年节,政府可根据供应能力发一些票证,如肉票、鸡蛋票、粉条票、豆腐票等,以改善和调节节日生活。粮店、煤店和菜店的工作人员很吃香,人们通过他们可获取些特殊照顾或沾个小便宜,走个小后门。市区就一个煤球厂,煤球也是按人凭证供应,每到周末家人们就借车排队买煤球,是家庭中的一件大事,因为那年代没有集中供暖,只能靠供应的煤球取暖和做饭。当年我住在造纸厂北的皮革公司宿舍,老家给拉了些麦秸做床的铺垫,又弄来些棉花做了个棉窗帘,挡住北窗户,用来防寒。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大都住单身宿舍,到了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条件好的单位开始盖宿舍,形成了单位家属院或单位宿舍,但大都是平房,两间或三间,整体买楼或盖楼也是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期。90年代末开始实行房改,商品房和房地产大开发也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早些年,一家大小五六口人,住两三间房子,年轻人谈恋爱只能找没人的地方,要么公园,要么湖边或郊区,没有灯光或行人少的破旧胡同。

记得当年夏天晚上去三水厂大堤摸爬爬,也就是现在的九龙湾公园,常常碰到一对对青年谈恋爱,搂搂抱抱在树下,在草丛,就是因为家里人多房少不方便,当年上海外滩更是如此,谈恋爱的年轻人一对挨一对,现在房子多了,城市里在外边亲昵的恋人也少了。

随着市场经济的形成,房地产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也挣了钱,买得起房子,带动了城市发展和各行各业的复兴,从温饱走向了富裕,注重了讲究营养,过上了好的日子,一家多套房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上世纪60年代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的是低工资多就业政策,力争人人有工作,有饭吃,劳动局就是工作分配局。那时的二级工是36元,三级工41元,吃饭穿衣是没问题的。1981年,我的一个亲戚在商业局给我弄了个12寸黑白电视机票,430元,是妻子的二哥借给了200元才买到手的。

吃穿住的问题解决了之后,便是出行之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家中能有辆好的自行车,上海产的凤凰、永久或天津产的飞鸽自行车,那是件了不起的大事,连青岛产的大金鹿也受宠,很是自豪,记得人们刚买的自行车不知一天擦几遍,阴雨天和下雪时都舍不得骑。几十年后的今天,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小汽车进入了家庭,这在当年是连想也不敢想的事。

1993年8月,我随山东科技代表团去美国考察,看到美国停车难和行车难的问题非常突出,当时我们就说中国100年也达不到那种情况,可只有短短30年的时间,行车难和停车难就出现在今天,出现在14亿人口的中国,真是不可想象,难怪世人对中国总是刮目相看。

不但小汽车家家有,公共交通也遍布市区和郊区,60岁以上老人乘车免费,使城乡居民的幸福感指数大大提高,也极大地方便了城乡人民的出行、工作和生活。当年人们的交流主要是走亲戚,串朋友,城乡如此,而现在却不一样了,除了发达的网络使人们交流交往方便之外,出国游,国内结伴报团三五日游是普遍现象,乘高铁、坐飞机是平常事,中国的高铁网是世界上最方便的,里程也是最长的,连欧美发达国家也羡慕嫉妒,但他们做不到,他们缺乏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缺少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文化生活的变化更是大。早些年应该说谈不上文化生活,人们只能靠看场电影来改善一下单调乏味的心情,活跃生活。记得当年德州只有两三家电影院,每到电影院来了吸引人的片子,人们里三层外三层的排队买票,买了票有时还要送亲戚,给朋友,年轻人赠恋人。单位发电影票给职工,大家心情要激动好几天,看完电影也要谈论好几天。“文化生活少,电影就是宝”。现在的孩子和老年人,通过电视和手机就能知道天下事,国际国内发生的大事都知道,连什么时候下雨,下的大和小,几天前就知道,信息非常透明,速度也相当快。那年代人们就是靠收音机了解外边的世界,孩子们最爱听“小喇叭开始广播㕸”,大人听“新闻摘要”,那是知晓天下事的主要渠道。

吃饭讲究营养,生活讲究质量,穿戴讲究舒适,是现代人普遍注意的事,过去人们吃饭发愁是不够吃,吃不好,现在人们发愁是不知吃什么好,做什么饭,怕吃胖血管堵,减肥难。

走路为健身,合跳广场舞,公交乡间游,是现代人普遍存在的行为;注重生活质量,力求身体健康,是人们一种普遍的向往和追求。

我亲戚的孩子,我村里人的子女,当年都是考学和买户口进城的,现在都有两三套住房,人人都有汽车开,这和长辈们当年“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共产主义理想要高多少倍,是多么大的差别。德州60年的变化,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所走的路是正确的,改革开放的政策是必要的,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没有社会的激情和活力,更不会有繁荣的市场经济和巨大的社会财富。

相信党和政府在不断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力争解决好社会普遍关心关注的医疗和教育,切实关注食品安全和粮食安全,继续打击社会的腐败行为,关心低收入阶层的生活水平提高,提倡共同富裕,关注社会老龄化问题,推进社会的整体进步和谐,化解新时期出现的热点矛盾,继续造福人民。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