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李培勇:家乡河边的“三宝”





家乡河边的“三宝”

李培勇

村子后边,蜿蜒着一条小河,河的两岸,繁茂的青草郁郁青青。那满眼的青葱,为小河晕染出无尽的秀色。在那一簇簇、一片片看似平凡且俯拾皆是的青草之间,在我的家乡,流传着“河边有三宝——芦苇、香附和蒲草”的说法。

先说芦苇,它归属于禾本科,常扎根于低洼的湿地以及湖边的沟渠。其一年四季的景象各异。《诗经》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里的蒹葭指的就是芦苇。芦苇的生命力极其顽强,不经意间,水边就会钻出几支苇笋,而后不断伸展生长,地下的根茎在泥土中蔓延,孕育出一棵棵幼苗,渐次长成一簇簇、一片片。纤细的苇秆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恰似婀娜多姿的少女,风吹不断,浪打不倒,坚韧且柔韧。每临端午将至,村里的妇女们都会来到河边,采摘一些宽大的苇叶,洗净之后,包上红枣糯米,制作出一只只甜美的粽子。那糯米的糯香、红枣的甜香与苇叶的清香相互交融,强烈地刺激着人的味蕾,令人馋涎欲滴。盛夏时节,芦苇生长得蓬蓬勃勃,挺拔而潇洒,临风摇曳,苇叶沙沙作响,给人带来一种清凉的感受。芦苇丛也成了水鸟们的欢乐天地,它们在此嬉戏、筑巢、育雏,唧唧啾啾的鸣叫声,让寂静的小河增添了许多欢乐的氛围。

芦苇的用途众多,它的茎秆能够编织成鱼篓。在阳光和煦的日子里,村民们会聚拢在河边。他们熟练地挑选出粗壮且坚韧的芦苇,然后巧妙地将它们拆分、编织。一双双粗糙却充满力量的手,在芦苇之间灵活穿梭舞动。只见他们时而折弯,时而穿插,原本杂乱无章的芦苇逐渐呈现出鱼篓的形状。村民们一边编织,一边相互逗趣谈笑,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不多时,一个个精致的鱼篓便展现在眼前,仿佛是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芦苇的茎秆还能编成苇席,打制成苇箔,被村民们拿到集市上换取生活用品,以缓解生活的压力。

除此之外,芦苇的药用价值也很高。它的花、叶、根均可入药,具有清热生津、利尿通淋、止血解毒、和胃止呕的功效。据说芦苇在古代被称为救苦救难的草菩萨。相传有一个穷书生,他的小孩生病高烧不退,眼看就没命了。书生求郎中救救他的孩子,黑心的郎中说只有拿金叶子来换羚羊角,在古代羚羊角可是天价的中药材,书生拿不出金叶子,只好哭着回去了。途中遇到一个老农,老农知道事情的原委后说:“你去河边挖一些芦苇根煎一碗汤给孩子喝,保管高烧能退了。”书生将信将疑但还是照做了。孩子喝下苇根汤后高烧真的退了,恢复如初。书生喜极而泣,望着不起眼的苇根说:“这真是救命的草菩萨啊!”从此以后,一旦有发烧咳嗽的就去挖些苇根煎水喝。

河边还有成片的三棱草,那便是香附。香附的根茎修长,多呈纺锤形,且有众多节段,它的叶子纤细如丝。香附通常生长在河边的湿地、沼泽等较为潮湿的环境中。它的别名众多,例如莎草、大香附等,属于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常用的中草药。香附具有颇高的药用价值,比如对于肝郁气滞所导致的胸胁胀痛、疝气疼痛等症状,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在中医领域,常常将其与柴胡、枳壳等搭配运用,以达到更理想的治疗效果。此外,香附对于一些妇科病症,诸如月经不调、痛经等,也能够发挥一定的效用。每到农闲之时,就会有人去挖掘香附草的块茎,洗净晒干后,拿到药材公司去换些零花钱。

与芦苇共生的还有蒲草,蒲草的叶子狭长而秀美,常被用作景观植物,独具魅力。它的嫩芽是极为高档的象牙菜,清爽可口,鲜嫩至极。水鸭子喜爱在茂密的蒲草丛里下蛋、育雏,那里隐秘又安全。淘气的孩子钻进蒲草丛,往往能够捡到一窝水鸭蛋。蒲草的叶子到了秋季,渐渐纤维化,变得十分柔韧。《孔雀东南飞》中有“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的名句。收割后的蒲叶,可以编织成各种各样的物件,比如草苫子、坐垫子、扇子、蒲包等。到了寒露前后,蒲草上那一支支蜡烛形状的蒲棒槌长熟了,那浅黄的蒲棒槌是消炎止血的天然良药,就如同今天药店里的创可贴般方便且效果良好。蒲草所蕴含的“蒲黄”,更有着止血、化瘀、通淋等功效,在诸多病症中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河边的这三宝,看似平凡普通,实则珍贵无比。每当微风吹过,芦苇轻摇,香附摇曳,蒲草摆动,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它们不仅是河边的风景,更是生活的一部分,融入了人们的血脉,成了家乡的独特印记。



作者简介:李培勇,临邑人。1988年参加工作,街道广播站职工,文学爱好者。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