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重启消失的楼兰古国——读张瑞超科幻小说《重启楼兰》有感




重启消失的楼兰古国

——读张瑞超科幻小说《重启楼兰》有感

王玉芹

2024年4月21日,在德州市朗协“长河夜读”启动仪式上,我收到德州朗协编辑部主任、作家张瑞超耗时两年之久创作的长篇科幻小说《重启楼兰》。

小说采用章回体的写作方式将全书分为77个章节,时间跨度超过千年,讲述的是发生在2060年楼兰城重建的故事。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古今交替,充满奇幻色彩,也充满了对重建楼兰城的渴望。

细读此书,难以想象,在作者纤细的身体里,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和丰富的想象力。在这本书里囊括了历史、地理、物理、生物等多种自然科学知识,它不仅仅是科幻,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科学知识的大胆延伸。

楼兰,这是一个熟悉而又神秘的名字。

“楼兰姑娘你在何方?”这是我年轻时经常唱的一首歌。当时只是喜欢异域音乐带来的听觉享受,并不了解其中之内涵。楼兰在哪里?它因何而兴,又因何而亡?我从没有深入探究过,而这本科幻小说,将我的这一好奇心引领到楼兰。

“白云千载空悠悠”,在楼兰遗址所在的新疆若羌县,缕缕白云诉说着楼兰的千年沧桑。《史记·匈奴列传》是楼兰在史籍中的第一次亮相。汉武帝时,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古丝绸之路,楼兰曾是丝绸之路上东西方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中西文化荟萃之处。它扼守南北两道之咽喉,来往商贾络绎不绝,悠悠驼铃回响在楼兰城内外,呈现一派繁荣景象。然而在辉煌了数百年后,楼兰在历史舞台上无声无息地消失了,留下一个未解之谜。只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诗句,证明楼兰确实存在过。

我向往那个消失的王国,如同向往千年前深埋在沙漠下的楼兰姑娘,向往她能神奇复活,向往月亮用银色的神符描述那个消失的国家。

“往事越千年”,那些见证过楼兰兴衰的古遗址,在狂风细雨中风化并逐步被夷平。为了保护楼兰遗迹,一群楼兰文物保护站的文保员扎根在环境恶劣的罗布泊,守护着古老的文明。

激活楼兰故事,这也许是很多人的一个大胆的梦想。然而,专家分析,河流改道断流、罗布泊干涸是楼兰消亡的实质性原因。今天的楼兰古城所在地,依然是荒漠,依然是河流干涸,很难有复活楼兰的条件。

如何复活沉寂上千年的楼兰?

重建楼兰是不是美丽的神话?

如何解决这一难题,《重启楼兰》在想象中给出了答案。

轰鸣声来自一架新概念直升机——“蓝鹰100”,头戴黑灰色头盔的是青年才俊太康,是书中的灵魂人物,他有着穿透力极强的眼睛,超强的第七感觉,他能超越时空感知沙漠里蠕动的生命。在他贴身的衣兜里,有一副古楼兰复原图,还有一幅现代化的新式楼兰图,那是一座即将复苏的智能化城市。他要惊醒消失了千年的古楼兰文明,让它的光芒重新光耀世界。

“昏庸安麓王,寄予复兴梦。”楼兰曾经在匈奴和大汉之间苟且生存。战争和瘟疫,以及越来越狂妄的风沙,将要摧毁楼兰。王族中必须将一人埋入沙漠,等待千年之后的重生,那将是楼兰重振之时。雪莲,是安麓王的三公主,也是书中的《重启楼兰》的关键人物。“尊贵的王,无论能不能重生,我愿意去做。只是那一天,要按照新娘的标准,将我风风光光地埋葬,我要给楼兰跳一支舞。”雪莲笑了,一朵纯净的雪莲花盛开。

“第十二滴血,入千年神体。”太康手上的血变淡,而姑娘那干枯如树枝的手,反而一点点丰盈起来。一滴滴鲜血滴入姑娘的身体,迅速激发她体内沉睡的细胞,忽地睁开眼睛,放射出生命的光芒——千年雪莲公主复活了。

“水润梦想心,沙阻重启路”,水流进了孔雀河,楼兰城变得鲜亮起来。角落里的海绵球圆滚滚、湿漉漉,芨芨草、梭梭树,冒出鲜嫩的绿芽。可是风沙依旧,在他们吃饭的碗里、被窝里、满头的头发里,无处不是恼人的沙子。沙子,是治理沙漠解不开的难题。但在太康眼里,却是宝藏。那里正是沙雕艺术创作的广袤沙漠。“在这里,您将揭开古楼兰神秘面纱,一睹它千年面容,您还能体会智能城市的美妙,重启一座千年古城。一曲凄美缠绵的《楼兰姑娘》开始在大漠回荡。”

“启动楼兰梦,雪藏大漠魂。”“时光流转,岁月重生。与千年楼兰再次相逢,漫过风沙,走过沉寂,我们等来了楼兰的重生。”“接下来,有我们的楼兰公主——雪莲小姐,为大家揭开这个世界送给苏醒的楼兰的礼物。”雪莲闭上眼睛,猛然一个挥手动作,一位白玉石雕刻的少女端坐马上,手持缰绳跃马扬蹄,腰间一柄佩剑。这不正是当年的自己吗?雪莲轻启朱唇:“2500多年前,为担负楼兰复兴大任,我被神奇的力量封入地宫。那时,我为楼兰跳最后一支舞,而今,楼兰复兴,重现往日辉煌,而且更加智慧,我要为新生的楼兰跳第一支舞。”一个人一座城的舞蹈。

雪莲的舞姿优美,意义深远。雪莲只身千年不易,弱肩扛起复兴重担和不可预知的风险。最后,雪莲坐在石雕背后的莲花座上,背靠战马,双眼紧闭,面露安详。楼兰的太阳每天升起,只是再无雪莲。

我特别喜欢作者这种优美诗意的文字表达,时空的转换,奇妙的想法,那些中意的片段,可能是人物描写,可能是景物描写,也可能是其他精彩之处。

许是年龄的原因,很久未曾完整的读完一本长篇小说,尤其是现代的一些书籍,网络语言泛滥,底蕴不足,除了看热闹,对文学素养提升毫无价值。终于,这本书以其严谨扎实的文字功底深深吸引了我。这座历经了千年岁月的古国,经过一番奇妙的幻想,勾醒了人们沉睡已久的梦。

放下手机,静下心来,斟一杯香茗,捧一本好书,用心去阅读,与作者神交,慢慢去品味,这真的不啻与世界对话。

作者简介:王玉芹,女,德州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