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李慧善:城市栾树

         



城 市 栾 树

□ 李慧善

深秋时节,东风东路沿途的一棵棵栾树,黄花漫天,红果满枝,色彩斑斓。每当我骑车经过,袅袅秋风中,高大挺拔的栾树擎起一把金色巨伞,一簇簇红灯笼形的果实摇曳生姿,格外引人注目。

栾树,是我喜欢的树种。几年前去南方城市旅游,发现大街上这种景观树,非常震撼。回德州后发现本地也有这种树,特别是东风东路最多,于是常去观赏。

栾树,树形高大,季相分明。它生长在路边,作为城市的行道树,墨绿色的树身被洒过水的漆黑柏油马路衬托着更加茁壮,纤长枝条带动着片片绿叶波浪般随风摇曳,金黄色的小花挂满枝头,微风一吹,满地黄花。栾树先开花再结果,它果实的颜色是渐变的,最初是浅绿色,再变成红色,越往后颜色越深。不同树木开花或结果的时间会有差别,有时一棵树上也可以同时看到黄色、绿色、红色三种颜色,整条城市大道于是变得五彩斑斓,成为城市靓丽地风景。

栾树暮春萌芽,红黄相间的嫩芽乍一看极似香椿芽。北方人也把栾树芽称作“木兰芽”。相传,花木兰替父从军,被困于燕山脚下,粮草吃光,一时陷入绝境。她带领士兵四处觅食,忽见一些高大的树上长着红黄驳杂的嫩叶,便摘下品尝,味涩而无毒。于是,她吩咐士兵们采摘这些嫩叶充饥,焯水食用,熬过饥荒,真到战斗胜利。后人为纪念花木兰,便将这种嫩叶称作“木兰芽”。

栾树夏季开花,花朵是金黄色的,底部有一圈红斑,细长的花瓣伸展着,花蕊也探出了它的“小脑袋”,从远处看,就像一串串盛放的烟花;它的花儿长得很密集,一簇簇、一丛丛,密密匝匝,如一只只振翅欲飞的彩蝶,在枝上紧紧地簇拥在一起,就像一团团黄色的火焰。到了落花的季节,满树黄花从树上飘飘洒洒地落下来,就好像一场黄色的雨。

待栾花落尽,栾树上便结出一串串绿果。每个果子都像一件艺术品,三片薄薄的果壳包裹着几粒珍珠似的种子,未成熟时淡黄绿色,成熟时为褐色,一嘟噜一嘟噜挂在树梢。远远望去,像一个个小红灯笼在树顶上挨挨挤挤。微风吹拂下“哗哗”作响,因此栾树也有“摇钱树”的别名。

炎炎夏日,栾树为人们撑起一片绿荫,其果实也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一天天长大。

秋风吹来,栾树的叶子逐渐由绿转黄,最终变成深深的红色,仿佛是夕阳最后的余晖,又似是早晨第一缕阳光的柔情,温暖而明亮。随着秋色日深,霜风渐紧,大自然红衰翠减,百花凋零,栾树却擎起一把把小火炬,亮丽夺目。此时,城市道路旁的栾树像一支头戴鲜艳饰品的迎宾队伍,矗立在那里,装点出浓浓的秋意。宋代诗人杨万里有诗赞曰:“五出桃花千叶绯,团栾绕树间芳菲。攀来欲折还休去,看到残红教自飞。”

冬天,栾树叶落如雨,一些果实跌落大地,还有一些仍眷恋枝头,陪伴着光秃秃的树干,这些仍挂在枝头的果实可为度冬的鸟儿雪中送食、提供补给,也在寒风中为单调的冬天奏响一曲风铃清音。

绿叶、黄花、金叶、红果。栾树在岁的风声中一路徜徉,年复一年,走向平淡、灿烂、绚丽、落幕的生命轮回……

查阅资料发现,栾树历史悠久。《山海经》记载:“大荒之中……有云雨之山,有木名栾。”这可能是关于栾树最早的记载。班固的《白虎通德论》一书中写道:“春秋《含文嘉》日:天子坟高三仞,树以松;诸侯半之,树以柏;大夫八尺,树以栾;士四尺,树以槐;庶人无坟,树以柳。”因此,栾树又有“大夫栾”的美誉。唐代张说有诗曰:“风高大夫树,露下将军药。”大风高树,真有气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城镇化浪潮,曾经的“大夫栾”也顺势而下。“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如今,从热闹的都市到偏僻的乡村,随处可见栾树的倩影。

眼下,正是一年当中栾树最美的季节,站在树下,仰头凝视一树的绚烂,心中会有莫名的感动。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