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 苇
□王玉芹
10月17日上午,我与友人漫步长河公园,在去往桃花岛的木桥两边,大片大片的芦苇顶着白花,浩浩汤汤的簇拥在岸边。一眼望去,不觉心动不已。
芦苇,是一种极为平常的水生草本植物,适应性极强,既耐寒又耐热,无论是北方的严寒,还是南方的酷暑,只要有水的地方,都能看到芦苇随风飘舞的身影。芦苇的根系发达,能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河岸和湖泊的生态环境。同时,芦苇还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其茎秆可用于造纸、编织等,而芦叶、芦花、芦茎、芦根、芦笋均可入药,具有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透疹的功效。
每到冰雪消融时节,芦芽就会破土而出,冒出一片片嫩嫩的叶子。
春夏时节,芦苇恣意生长,大片大片的芦苇,翠绿一片,以它独特的生命力、美丽的姿态和丰富的生态价值,成为大自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株株、一簇簇站立的芦苇,摇曳于风中,葳蕤的生命痕迹,穿越时空。
芦苇深处,是鸟儿的天堂,也是野鸭子等许多动物的栖息地。站在小桥上远眺,满眼的芦苇拍岸而来,形成了一道碧绿的屏障,营造了一个清凉、宁静的世界,让人备感大自然的恩赐。一阵秋风吹来,思绪也随之飘荡……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且不说夜里不一定有风,即使有风吹来,小船至多也就是被吹到那长满芦花的浅水边。司空曙没有刻画幽谧美好的环境,然而钓者悠闲的生活情趣和江村宁静优美的景色跃然纸上。
芦花的盛开,丰富了秋的意蕴。就像一杯醇香的老酒,让人迷醉在秋的怀抱里。你看,哪一片芦苇不是一幅画的背景?哪一处芦苇荡不是岁月给予大地的馈赠?
“人淡淡,水濛濛,吹入芦花短笛中”。人影稀,烟水蒙,笛声轻。纳兰抛出一个空远淡漠的远景,将他的山泽鱼鸟之思寄托于词中。听,短笛优美的旋律,被秋风吹进了芦花深处。
到了深秋,芦苇就多了一个诗意的名字:蒹葭。《诗经》有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有位佳人,在水一方”。那千年前的想念,化作了素洁的蒹葭,写就一个浪漫的秋天。随波起伏的蒹葭,用简素的色彩,描绘出清艳的秋天,深切的思念!
“可知风雨孤舟夜,芦苇丛中作此诗”。舟行芦苇丛中,独自作诗,白居易借芦苇抒发对家乡亲友的眷恋和思念之情。缕缕乡愁,在无边的幽静之中。秋光渐老,想念却仍旧枝繁叶茂。望着秋水苍茫,蒹葭苍苍,谁不会被眼前的景象所触动呢?
漫步在池塘,蒹葭白发飘飘,临水而立,好似在期盼,又好似在送别。水中变黄的荷叶,依偎在蒹葭身旁,窃窃私语,任风声水声交织,是在约定“芦笋穿荷叶”的春天吗?我仿佛在一朵苇花中,看到了深秋在冬的韵脚中,已然开启了春的序曲。
“折芦花赠远,零落一身秋。向寻常、野桥流水,待招来,不是旧沙鸥”。张炎折一枝芦花寄赠远方故友,零落的芦花透出一身的寒秋。向着野桥流水漫步,招来的已不是旧日熟识的沙鸥。托物抒情,透出对故友离别之苦,国家兴衰之痛。
秋水之畔的蒹葭,见证了先秦时代,见证了朝代的更迭。那么多的蒹葭,苇叶苍苍,芦花的素白,没有一丝的媚态。迎着凉风,无惧寒露与秋霜。望着眼前的情景,我忍不住吟诵起:“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作者简介:王玉芹,女,德州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德州市诗词协会会员。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