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里的树
□王玉芹
树,卸去了一身冗繁的装束,以干净之躯,素雅之心,等……
——题记
走进冬月,树上的叶子瘦了一圈又一圈,一丝风过,都能听到唰唰啦啦叶子飘落的声音。
那声音,像极了妈妈的唠叨,说着小时候拥挤的日子,你碰我、我拽你,家里乱乱糟糟,倒也开开心心,热热闹闹。
一场小雪来临,那声音,就变成嘤嘤嗡嗡的哭泣——哭时光的流逝、生命的短暂、之前的承诺,可再美的承诺,怎能抵过季节的轮回?
听,那声音里,还有着呢喃细语。说着感谢的话,感谢树的不遗余力,给自己更高的视野;感谢枝的不求回报,给自己最美的姿态;感谢根的无私奉献,给自己更稳的积淀。
走在铺满树叶的小路上,轻轻蹲下身来,伸手拾拣:有柳树叶,杨树叶,梧桐树叶……细细观察,每片叶子不仅长相不同,而且纹络也不同。柳叶儿尖尖,纹脉齐整、清晰,两面无毛,边缘有锯齿,有叶柄,颜色金黄,质地比较柔软;杨树叶儿圆圆,形状多样,叶脉分布规律,叶缘形态各异,纹理比较细腻;杨树叶子的叶脉分为主脉和次脉,主脉贯穿整个叶片,次脉从主脉分出,形成网状结构,这个季节,颜色有黄有灰;梧桐树叶儿宽宽,从边缘开始,绿色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金黄、橙红,甚至是深紫,它们与杨树叶的脉络相似,也分主脉和次脉,脉络十分清晰有力,但不如杨树叶的脉络细腻,叶片大的像巴掌,小的像蝴蝶,静静地躺在大地上,但也有倔强的叶子依然在树梢上徘徊,充满着诗意与哀愁。
“休翻雨滴寒鸣夜,曾抱花枝暖过春。”树叶,经过一年四季风霜雨雪的洗礼,最终落叶归根,化作泥土。
这时候的树,就变成了身姿挺拔的守阵战士,坦坦荡荡,俯仰于天地之间。树干、树杈、树枝棱角分明,以独有的姿态,静静地向四周延伸。每一根树枝,都有着前进的方向。连那弯弯曲曲的小树杈,也在摸索着向前、向上。而且树与树之间,鳞次栉比,遥相呼应。下雪时,雪落在什么树上,就开出什么样的花。风吹过树枝,那声音好像弹起的七弦琴。这时候,不畏冬的鸟儿是树的伴侣,它们叽叽喳喳,从树梢上飞来飞去,一静一动,更加显示着树的千姿百媚……
残枝老去又何妨?万紫千红总是春。
当冬的寒冷慢慢浸润了这个岁末,我们又将迈入新的年轮,渐渐老去的我们,虽然没有了年轻的容颜,但我们可以修身养性:读书,品茶,学诗词,写美文,做美食……每一种都可以打开优雅之门。我们还可以修炼优良的品行:干净,朴素,自信,乐观,友善,成为一个温暖的人。我们不躲不藏,就像冬天里的树,虽然失去了满头的葱茏,但笔直的树干和茂密的枝条,让我们看到的不是寂寞和凄凉,而是沧桑和力量。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作者简介:王玉芹,女,德州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德州市诗词协会会员。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