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叠翠山
□王立新
前段时间,高中同学群里有人转发了一段《大美中国带你走进德州》的视频,里面的德州优美、壮观、很吸引人,而一位远在深圳工作多年的同学却说,应该给新湖假山一个镜头啊,对此我也颇有同感。
新湖假山当然不是天然的,但它是有名字的,叫叠翠山,是新湖风景区最早的主要景点之一。该处早年原有一座药王庙,清末义和团曾在此聚集起事,1968年因相邻的沥青厂失火,药王庙被烧毁。1981年市政园林部门投资30多万元,用3100多立方石料,在此处修建了这座假山,并取名叠翠山,山的最高处取名“义和峰”,在峰顶上又修建了“药王亭”,以此彰显其历史文化意涵。
叠翠山“义和峰”高30米。在刚建成的那个年代,是德州市区的一个制高点,因为当时最高的楼房也就是四五层;同时,在上万平方公里一马平川的德州大地上,叠翠山也成为那时最高的人工石头山之一。叠翠山建成后,在其四周还拉起了围墙,称为新湖公园,成为继人民公园之后,德州的另一个新景点。此后这里成为很多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场所,也是市民带领外地亲友必去游玩的地方,还是中小学生按照老师要求观察景物写作文的重要标志地之一。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新湖片区周围先后建起了德州大酒店、人民医院病房大楼、广播电视大楼等一批高层建筑,在新湖东岸和北岸也先后建成了城市中心广场和世纪广场,近年附近又建起来好几片高层楼盘,叠翠山也就渐渐地显得不再那么高大了。
2001年后,德州市委正式从新湖片区迁出,还湖与民、还景与民、还绿与民,这里真正形成了五湖相通的风景片区。在景区内不仅新建了很多体育健身休闲设施,还利用市委原大院内几个办公楼,分别改建成为工人文化宫、艺术馆、图书馆、老年大学等多个文化场所,使景区与文化艺术中心有机地融为一体。多年来,经数次扩建、改造、提升,新湖风景区已经成为市区老百姓休闲娱乐健身的主要场所之一。随着景区功能的逐步丰富完善,叠翠山反而愈显得不那么突出了,从东、西和南面的远处看去,它已经完全掩映于日渐高大茂盛的树木后面,不到近处,令人似乎已经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了。尽管如此,叠翠山作为已经深深融入老德州人印象中的一个重要城市标志,还是依然值得我们永远珍惜爱护的。大家闲暇之余,不妨再到叠翠山去走一走、看一看,也希望今后在制作城市宣传片的时候,注意给它一个闪亮的特写镜头。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