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冯玲玲:南风,是力量,更是希望 ——读长篇小说《南风歌》





南风,是力量,更是希望

——读长篇小说《南风歌》

冯玲玲

读于琇荣的长篇小说《南风歌》,纯属意外。意外之一,是没想到这是一部以乡村振兴领域中土地流转为题材的小说;意外之二,则是没料到这部作品能展现出近五十年来中国乡村百态,以及如此深厚的人性内容。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初读小说《南风歌》,就像在记忆深处推开了一扇通往几十年前乡村的木门。门后扑面而来的,是熟悉的人物形象和浓郁的泥土气息。于是,我不自觉地随着作者的笔触,深深沉浸其中……

《南风歌》是一部全面反映近五十年来中国农村政策变化的现实主义力作。它以谷子青为主线,运用正叙、倒叙等写作手法,讲述了“他”因偶然事件离开故土,在城市工业文明边缘游离数十年后,又回归故土的历程。从整体上看,作者清晰地塑造了个性鲜明、命运波折的主人公形象,同时精准地向读者揭示了粮食和土地是中华文明根基的道理,进而引发读者深深的思考:在农业与工业两种文明的互补与冲突中,时代变革浪潮给新时代农村、农业、农民带来的发展,是中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征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小说《南风歌》是一部时代记录史。作者通过对具体人物的刻画,向我们展现了中国农村的鲜活与生动。书中的谷子青、谷穗、谷仓、易舟等角色,有的带着乡村泥土的质朴,有的怀揣着对生活最本真的渴望,努力在这片土地上扎根。他们中,有的坚韧勤劳,有的大胆创新,有的朴实为民,有的狡黠世故,有的聪颖坦荡。无论如何,他们都在命运的起伏中,演绎着时代里最真实的人生。正是作者对书中人物细致入微的刻画,让我们能更真切地了解每个时代人性的多面性与时代性,也更深刻地体会到书中人物在困境中坚守、在平淡中找寻希望的力量。如此一来,这些人物已不再是简单的文学形象,而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我们。于是,对于文中的“他”,我有了更深的共情与理解。

与小说《南风歌》的共情,不仅体现在从人物角色中找寻身边“你我他”的影子,更多的是感慨当下乡村在时代裹挟下发生的种种变化。再次审视乡村,我们能直观感受到它在时代巨轮推动下滚滚向前的力量,也能真切体悟到传统乡村生活渐行渐远的哀愁,更能体会到时代变迁为新时代农村带来的新希望、新未来。这是矛盾与融合交织的印记。透过文字,我们仿佛看到祖父辈们在这片土地上劳作的身影,也仿佛看到他们正经历着旧观念与新思想、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撕裂。这是对人性发展与时代变革的考验。

读完此书,心中满是对乡村人坚韧生命力的敬佩、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对人性美好情感的珍视。当然,小说《南风歌》给予我们的不止这些。在本书中,我们还能感受到这是一次对乡村生活、时代发展和人性情感交融的深刻探索。这种探索,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得以停下脚步,回望这片充满故事的乡村土地,重新审视时代与个人、人性与生活的关系,这也是对当下乡村农业与工业文明的现实关切与未来叩问。

这个清明节小长假,我与家人行走在麦田间。望着青青漫野的麦田,再次想起小说《南风歌》,于是大声吟诵起——“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