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李世荣:莫负春光勤读书





莫负春光勤读书

李世荣

“春来读书洗墨砚,南风吹来绿窗花”。明媚的春光似一杯清茶,伴着琵琶湾里馥郁的花香,还有亭子上空叽叽喳喳的鸟鸣,此时坐在亭子里,捧一本三毛的书在春光里细品,仿佛走进万般妙趣的春山。“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

古人读书很神圣。读书前先焚香净手,然后正襟危坐,小心翼翼地打开书本,恭恭敬敬地阅读。相比古人,我很汗颜,读书随心所欲。小的时候,一头扎进书堆不顾天日;放学路上,手捧书本边走边看;回到家妈妈叫我烧水,我也是壶下点好火头,歪头自顾看书;做饭时,一手拉风箱,一手添柴火,眼睛却紧盯着膝盖上的书本。

在平原一中读书的时候,下午课外活动时间,我总是沿着校园熟悉的小路,来到校门西边的小河旁,依着一棵树,读我喜欢的书。手捧着一本书,就像草叶捧着夕阳,孩子捧着梦想,心境是那样的悠然。任凭天空中掠过一只只鸟影,身旁弥漫过一缕缕花香。

婚后,我依然没有放弃读书的好习惯,很多闲暇时光是在床上捧书度过的。当阳光漫过窗帷,我拥被卧读,好不惬意!闻够了墨香,我会敞开窗户,嗅嗅窗前花园里的香气。我的枕边书,像《兔子奔跑》《桑田绿》等,犹如一只只夜莺,栖在书林中婉转地歌唱。而且我们节衣缩食,给家里的书架添置好书,让孩子在这个书香弥漫的家庭氛围中得到熏陶,养成读书学习的好习惯,我也体验到了 “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 的意蕴。

无论读书或写作,在尘世里能保持一份清醒和独立,在读书中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并非易事。从 “不识庐山真面目” 的 “窥”,到 “深浅皆可乐” 的望,让自己置身事外、超然物外,是怎样的一种境界!

以读书为乐趣,在读书中收获。通过读书可以明白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的宁静,可以读懂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的壮美,可以体会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的温情,可以体味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的快意。何乐不为?!

西方人有句谚语:“一个家庭没有书籍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 尽管有的书籍贵得令人咋舌,但为了使自家房子有透亮的 “窗户”,逛书店、购书就成了人们节假日的重头戏。读书可以受益终身,让人宁静而致远,这才是一种真正的精神享受。

不读书的人是站在桥上看风景,读书的人是站在楼上看风景。那不仅仅是视野的拓宽,更是一种精神的高度。读书纯净了一个人的内心,蔚蓝了一个人的岁月,那种如诗如梦般的优雅气质,不知不觉显示在处事之中。一个人在饱览群书后,更多了一份气定神闲,泰然自若。

参加工作 30 年来,持之以恒的读书学习,让我的生活变得充实,在人生路上始终能把握正确的方向。只有通过不断地读好书,不断地学习和补充,并一直自省和思考,才能从经典书籍中获取力量。

这种读好书的幸福将跟随我终生,它会开在我生活中每天经过的路旁,随时开花,绽放我永生永世的美丽!

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春景虽好却短暂,珍惜春日读书时。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