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烽火岁月中汲取力量
□许琥
在岁月的长河里,时光如潺潺流水般缓缓流淌,历史的车轮也一刻不停地滚滚向前。当我们回首往昔,那一段段烽火岁月就像深深镌刻在心头的印记,让人刻骨铭心。
记得前不久,学校组织演讲比赛,我报了名。为了能在演讲中表现出色,我阅读了许多有关长征的书籍。其中,《半截皮带》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它就像一盏明灯,时时激励着我在面对困难时勇敢前行。
那是1936年7月,红军长征途中,红四方面军的一个连开始了第三次穿越草地的艰难征程。没过多久,连队就陷入了断粮的困境,战士们只能挖野菜、嚼草根来充饥。在那样的艰难时刻,有的战士想到了吃牛皮腰带。当班里其他6名战士的皮带都吃完后,年仅14岁的周广才战士,也不得不拿出了自己的皮带。看着心爱的皮带被切成一根根皮带丝,漂在那稀溜溜的汤水里,周广才心里满是不舍。他紧紧攥着剩下的半截皮带,眼含热泪对战友们说:“我不吃了!同志们,我们把它留作纪念吧,带着它去延安见毛主席!”于是,大家怀揣着对革命胜利的憧憬,哪怕忍饥挨饿,也小心地将这半截皮带保留了下来。
在后续的长征路上,周广才的6位战友都相继牺牲了,只有他幸运地跟随红军到达了延安。周广才在皮带的背面烫上了“长征记”三个字,以此来纪念那段充满艰辛与希望的烽火岁月。每次读到这个故事,我的内心都久久不能平静,眼泪也会不由自主地流下来。
《半截皮带》的故事,教会我们要“不怕苦、能吃苦”。它生动地展现了红军战士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那种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想想我们现在,作为一名中学生,生活在如此幸福的时代,有着优越的读书环境,这都是无数像周广才这样的红军战士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我们更应该学习他们的精神,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时光,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在那烽火连天的岁月里,像红军战士这样的英雄儿女还有无数。他们在战火中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爱国情怀,什么是民族气节。他们的事迹就像夜空中璀璨的星辰,照亮了那个黑暗的时代,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不懈奋斗,我们才能拥有今天的和平与安宁。
《半截皮带》的故事,还让我们明白,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定要有理想,要坚定信心。这个故事不仅仅是一段历史记忆,它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也要坚守信仰,坚定信念。
我们铭记烽火岁月,是为了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明白和平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没有了战争的硝烟,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的伤痛,要以史为鉴,时刻保持居安思危的意识。我们正处在学生时代,这是我们成长和学习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刻苦学习,努力掌握强国的本领,为将来祖国的建设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该勇立潮头,砥砺前行。现在的祖国,建设日新月异,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在5G、高铁、航天等众多领域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我们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我们还要传承和弘扬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在生活和学习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都要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勇往直前的勇气去面对。
铭记烽火岁月,是对历史的尊重;书写时代华章,是对未来的担当。让我们踏着先辈们的足迹,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带着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去书写属于我们的壮丽篇章,贡献出我们的青春力量,让先辈们的精神在我们这一代继续传承和发扬下去,让祖国的明天更加繁荣富强!
(作者系德州市第九中学2023级19班学生)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 | 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