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王英:童年乐趣





童年乐趣

王英

没有山的清秀,没有水的柔美。在那个走到哪里都会沾一身土的小村庄,我度过了孩提时代。如今极力搜索童年的生活片段,虽然记忆支离破碎,但那些童趣故事,像片片洁白的羽毛,依旧清晰。

记忆中,儿时唯一的玩具是一个外形像玉米、一吹就响的口哨。三岁时,父母带我到公社卫生院看病,为了哄我不哭,父母“狠心”花了一块三毛钱买下它。从此,口哨与我形影不离,晚上睡觉我都要把它放在被窝里。白天,为了在其他小孩面前炫耀,吸引他们与我一起玩耍,我会故意在离小伙伴不远的地方,使劲吹两声。“呼啦”一下,所有小孩都跑过来围着我,抢着吹一口。我看谁顺眼、谁说话好听,才会让谁吹上两声。看到他们渴望又得不到的样子,我心里总是美滋滋的。

爱美是女孩的天性。那时的我们不懂品位、层次,只要喜欢就敢装扮。我们把高粱秆的外皮撕成条,弯成圆形,再把杆内的芯掰成小段连接起来,做成各式各样的眼镜戴上。地瓜蔓也是女孩们喜欢的材料,轻轻掰成一节节,让外皮连着,做成项链套在脖子上,做成耳坠挂在耳朵上。腰上系一条毛巾或围脖,打扮好后,就会“大大方方”地跑到大街上扭秧歌。

自编、自导、自演,是我们孩提时代的一大乐趣。我们从小就懂得“礼”尚往来。用泥土加水和成泥巴,做成馒头、大饼,你送给我,我送给你,经常因为送得不够公平而争得面红耳赤,吵得不可开交。“哭丧”本是个倒霉的话题,那时的我们却玩得不亦乐乎。有一次,我们六七个小孩到其中一个小伙伴家里玩“哭丧”游戏。我们找来一张破席子,让她躺在上面,然后卷起席子把她裹起来装死。其他小孩找来火柴,点燃纸、烧上香,都跪在她周围使劲装哭。正在这时,她的家长从地里干活回来,吓得我们落荒而逃,她也被家长臭骂了一顿。

在有月亮的晚上,我们就到村里一位老爷爷家的听他讲故事。老爷爷的女儿在城市生活,于是他成了见多识广、有学问的人。老爷爷那天给我们讲了下面的故事。老爷爷说,你们看天上的月亮里有一棵大树,树下坐着一位老奶奶,原来呀她也生活在我们这里,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忠厚老实,小儿子好吃懒做、不务正业。老奶奶生病去世后,因放心不下儿子们,就去了月亮上,坐在树下看着他们过得好不好。小儿子为了霸占家里的财产,把大儿子赶出家门,让他住在一个山坡上。老奶奶心疼大儿子,一天夜里变成一只小鸟落在他身边说:“孩子,我现在驮你飞到一座山上,那里有好多金子,你可以拿,但太阳出来山上就会着火,你如果不离开就会被烧死。”大儿子听后记在心里,拿了一点金子,在太阳未出来之前离开了。回到家,他盖起房子,勤劳耕种,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小儿子吃完家产,变得一贫如洗,再三追问哥哥是怎样发家的。哥哥看到弟弟可怜,就告诉了他拾金子的经过。于是,小儿子准备了一个大口袋,也来到山坡上。一只小鸟给他讲了同样的事后,驮他来到山上。小儿子看到满山的金子,不停地往口袋里装。“太阳快出来了!”小鸟不停地喊着,催促他快点离开,然而小儿子根本听不进去,仍在不停地拾金子。太阳出来了,山上燃起大火,小儿子被烧死了。

老爷爷还进了一个故事,令我记忆尤深。老爷爷说,有个老头,看到邻居家突然富裕起来,就去打探消息。邻居说,家里住着一窝燕子,有一次,刚出生的小燕子不小心从房梁上的燕窝里掉下来,把腿摔断了。邻居赶紧用布把燕子的腿包好,放回燕窝里。有一天,一只燕子把嘴里的一颗种子放到邻居手里,邻居把种子种在地里,不久长出一个大葫芦。打开一看,葫芦里有好多金子。老头听后偷着乐,因为他家房梁上也住着燕子。于是,老头急忙回家搬来梯子,爬到房梁的燕窝里,抓了一只燕子,把它的腿掰断,也用布包好放回燕窝。老头同样得到一颗种子并种在地里,不久也长出一个大葫芦。喜出望外的老头打开葫芦,里面却跳出一个妖怪,把老头吓死了。

童年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丰富了那段人生,淳朴而又温暖。月光下老爷爷故事中的真善美指引着我的人生,至今回味无穷。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