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王淑芬:友谊中的留白






友谊中留白

□王淑芬

在人际交往中,我始终坚信,真正的友谊需要留白。

多年前,我曾在文学网站遇到这样一个人:他要求所有接受自己留言的作者,必须回访他的文章。若对方不留言或留言字数少,甚至内容不合心意,都会招致他的谩骂。这种近乎令人窒息的“控制欲”,最终连最亲密的朋友也不堪其扰,选择与其分道扬镳。朋友间本应是相互欣赏与扶持的关系,在真诚互动中共同进步,而不是将情谊异化为强迫与索取。当朋友因为没能及时评论我的文章,满怀歉意地跟我解释时,我常常笑着说:“文章发出去就是大家的,什么时候看都不晚。”这句话不是客气话,我打心底里觉得,分享文章是想传递想法,而不是给人添麻烦。或许就因为这种不强求回应的态度,我们从最初隔着屏幕交流,到后来见面吃饭、互诉心事,十多年过去了,依然是彼此生活里重要的人。

友谊中的留白,是对彼此精神领域的温柔守护。不追问朋友不愿触及的话题,当对方愿意倾诉时,便做耐心的倾听者;若对方选择沉默,则坦然接纳这份保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密花园,不逼迫、不越界,是对友谊最珍贵的信任。这种“无须刻意袒露一切”的相处模式,让彼此卸下防备,在轻松自在中滋养情谊。

然而,留白并不意味着封闭。友谊同样需要无私的分享——不是将朋友视为专属所有,而是乐于搭建彼此相识的桥梁。当看到因自己结缘的朋友,在文学创作与生活困境中相互扶持、共同成长,这份“成人之美”带来的愉悦,远胜独善其身的快乐。

友谊如同双向奔赴的旅程,留白给予彼此独立生长的空间,分享则铺就共同进步的阶梯。愿我们都能收获温暖而长久的友谊。

作者简介王淑芬,昵称“听雨”“乐呵呵”,女,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诗刊·子曰》诗社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诗词学会会员、德州市诗词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诗刊》《作家文摘》《中华辞赋》《中华诗词》《山东老干部诗坛》《德州日报》《鲁北文学》等报刊,有诗词收入《当代中华诗词山东卷》。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