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嘹亮夏至起
□贾敬德
那一声声蝉鸣,如琴弦轻拨,和着夏风的节奏,演绎着自然的乐章。
蝉始鸣于夏至。元代文人吴澄编著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以 “七十二候” 分属于二十四节气,将每个节气分成三个候,并分别阐释其缘由。古代将夏至节气划分为三个物候阶段,分别为 “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这组物候现象反映了阳气盛极而衰、阴气渐生的自然规律,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观察天文气象与生物活动的智慧结晶。
蝉的别称繁多,包括蚱蝉、蟪蛄、寒蝉、知了、蜩、知拇吖、海咦、蛭蟟、蛣蟟、嘟了龟儿、知了龟、知了猴等常见俗称。蝉的分类方式多样,常见的三类为蚱蝉、蟪蛄和寒蝉。其中,蚱蝉体型最大,通体黑色,叫声洪亮,是夏季最常见的蝉类之一;蟪蛄体型较小,紫青色带黑纹,叫声为低频 “哧哧” 声,通常最早出现在夏初;寒蝉包含松寒蝉、蒙古寒蝉等亚种,体色深暗,叫声独特,多分布于温带地区。
在鲁西北,蚱蝉、蟪蛄和蒙古寒蝉是常见的昆虫。其中,个体最为硕大的当属蚱蝉,其叫声嘹亮且悠远,无疑是夏日里的领衔主角。蟪蛄体长约 2.5 厘米,紫青色,有黑纹,后翅除边缘为黑色,分布广泛,五 至六 月鸣叫,叫声细长而委婉。蒙古寒蝉身体细长,叫声异常急促,仿佛在呼喊救命,因此也被称作 “独了” 。这些蝉不仅在形态和叫声上各有特色,还与当地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例如,蚱蝉的若虫(不完全变态昆虫的幼虫阶段)在炎炎夏日里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三种蝉的生态习性各有不同。蚱蝉通常栖息在柳、枫杨、苹果、梨、桃、杏等阔叶树木上,成虫活动范围广泛,叫声嘹亮,是夏日里的主要蝉种之一;蟪蛄成虫喜欢栖息在榆树、洋槐等树上,体色多为灰色或灰黄色,与树皮颜色相近,有助于隐蔽;蒙古寒蝉成虫主要活动在油松、杨树、杜梨等树木上,这些树木不仅为其提供了食物来源,还营造了适宜的生存环境。蝉的食物来源方面,幼虫在土壤中以植物根茎的汁液为食,成虫则以吸食树的汁液为生。
蝉的叫声均由雄蝉发出,雌蝉并无发声能力。雄蝉通过腹部类似于蒙有鼓膜小鼓的特殊器官,经高速震动产生响亮的叫声。其发出叫声的主要目的是求偶和宣示领地,以此吸引雌蝉前来交配。
蚱蝉、蟪蛄和蒙古寒蝉具有重要价值。药用价值上,蚱蝉的幼虫(知了猴)本身虽无药用价值,但其蜕壳在中药中应用广泛,可疏风解表、利咽止咳,还能治疗麻疹、风疹等疹疾;蟪蛄的蜕壳同样有疏风解表、利咽止咳的功效;蒙古寒蝉的蜕壳不仅能疏风解表、利咽止咳、治疗疹疾,还具有益精壮阳、保肺益肾、抗菌降压等多种作用。营养价值方面,蝉是高蛋白食品,每 100 克蝉约含 13 克蛋白质,含量高于牛肉、鸡肉等传统肉类,有助于身体生长发育和组织修复。此外,蝉富含钙、磷、铁、锌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 B 族、维生素 E 等,适量食用可补充营养、提高食欲、改善皮肤状况、保护眼睛并提升免疫力。同时,蝉含有的天然抗氧化剂,能帮助排除体内有害自由基,延缓细胞老化,其所含的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如铁、铜、锰)和维生素(如维生素 B、维生素 E、维生素 D)等,还能增加饱腹感,预防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
绿叶丛中的蝉儿,婉转歌唱,将夏日的热情演绎得淋漓尽致,它们的欢快旋律给大自然增添了无限生机。
作者简介:贾敬德,大学本科,山东华宇工学院退休。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