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王庆荣:美丽德州我的家




美丽德州我的家

□王庆荣

我的家乡在德州。她静卧于华北平原的怀抱,宛如一颗被岁月打磨得愈发璀璨的明珠。数十载改革开放的春风雨露,让这座曾经沧桑的小城,蜕变为一座现代化却不失温润的三线城市。她美丽、优雅、生机勃勃,令我由衷地热爱!

德州素有“九达天衢”的美誉,自古便是南北物资交汇之地,也是山东通往京城的重要门户。密集的交通网络如同血脉,滋养着这座城市。如今,这里已成为华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京沪高铁与德石高铁如两条巨龙穿城而过,壮观的高铁站广场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向远方的客人展示着德州的胸怀;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似纵横交错的臂膀,将德州与全国各地紧密相连。便捷的交通为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使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结出累累硕果。

漫步于德州主城区,但见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街道宽敞整洁,车辆川流不息却秩序井然。这份整洁与文明,为她赢得了“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的桂冠,实至名归。然而,最令我倾心的,不仅是现代的繁华,更是那满城流淌的绿意。

德州的绿化在全国堪称翘楚。梧桐展叶如华盖,柳丝垂绦似碧帘,槐树飘香,杨树飒爽……林木覆盖率高达百分之三十以上!整座城市仿佛建在一片无际的森林公园中。春日,嫩绿初绽,生机勃发;夏日,浓荫蔽日,清凉自在;秋日,层林尽染,诗意盎然;即便冬日,苍劲的枝干亦勾勒出别样的风骨。漫步街头,如行画中,每一步皆风景,每一眼皆沉醉。

而鲁西北重要的河流——岔河,宛如一条银色的绸带,在城中蜿蜒穿过。河水四季常清,微波荡漾,倒映着两岸的繁华与宁静。偶有白鹭掠过水面,翅尖点起圈圈涟漪,尽显自然优美。常有居民闲坐河畔,执竿垂钓,那份专注与安详,仿佛与世无争。尤其那由北向南依次横跨河上的六座大桥,姿态各异,犹如六道彩虹飞落人间,将城市装扮得雄伟而绚丽。夜幕下,桥上的灯光与河水交相辉映,更显如梦似幻。

若说岔河是德州的玉带,那么“长河公园”与“新湖风景区”便是镶嵌在这玉带旁的两颗璀璨明珠。长河公园作为山东地级市中最大的开放式公园之一,与新湖风景区一东一西、遥相呼应,成为繁华闹市中最珍贵的绿肺。这里是市民的乐园:清晨,晨练的人们迎着第一缕阳光舒展身心;午后,树荫下常有闲谈对弈的身影;傍晚至入夜,则更为热闹——音乐声中,舞步翩跹;孩子们嬉笑追逐,运动爱好者挥洒汗水;恋人依偎窃窃私语……城市的喧嚣在此化作一份难得的宁静与惬意,滋养着每一位居民的心田。

谈及德州,又怎能忽略那名扬四海的美馔——德州扒鸡?这道已有百年历史的美味,早已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符号。选用本地散养鸡,配以二十多种佐料,经蜜糖浇淋、油炸、焖煮等多道工序,成就了它骨酥肉烂、咸鲜香醇的独特风味。记得小时候,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尝到这人间至味;如今,扒鸡店遍布全城。扒鸡,不仅是舌尖上的极致享受,更承载着数代德州人的记忆与乡愁。它香飘四海,成为这座城市最诱人的味觉名片。

德州的生机,渗透在每一天的晨昏之中。清晨,天刚蒙蒙亮,城市便从沉睡中苏醒,开始沸腾。街道上车水马龙,早餐铺子升起袅袅炊烟,炸油条的香味飘过街巷,环卫工人清扫街道的沙沙声成为清晨最初的乐章。人们步履匆匆,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与追求。直至夜深,星斗满天,这座城市依然不愿完全入梦。公园里、大街旁,仍有络绎不绝散步休闲的人群;饭店中、街边小吃摊,更是人气鼎盛。尤其是那灯火通明的大排档,三五好友相聚,猜拳行令,把酒言欢,笑声朗朗,尽情享受着生活的酣畅与欢乐。这一派繁荣祥和的景象,正是德州活力最真实的写照。

这座城市最动人的,不仅是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更是那份深植于血脉中的朴实与热情。德州人说话句句透着真诚;做事风风火火,却从不失细致周到。在这里,你总能感受到一种蓬勃向上的生命力,那种源于大地、发自内心的力量。

如今的德州,既保持着北方城市的豪迈大气,又融入了现代城市的精致优雅。高楼大厦间保留着街心花园,宽敞马路旁栽培着参天大树,传统与现代和谐共生。每当华灯初上,整座城市流光溢彩,却又在璀璨灯火中保留着几分静谧,仿佛一位历经沧桑的智者,微笑着注视时代的变迁。

我爱德州,爱她昔日的朴实无华,更爱她今天的自信与从容。这座美丽的城市,正像岔河的流水一样奔腾向前。带着历史的沉淀,迎着未来的曙光,在华北平原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如果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家乡的模样,那么我的故乡,就是德州——这片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这片我深深爱着的美丽家园!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