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李葆国
初访钓鱼城
云边硝硭印方遒,
堞畔战旗扬未收。
铁壁刀悬崖有泪,
剑池门锁鬼生愁。
三年不认王朝改,
一炮能教缄语羞。
千古沧桑石根在。
钓鱼台上气飕飕。

重庆钓鱼城遗址
钓鱼城山寺品茶二首
一
品茶说护国,城上雨霏霏。
充耳心如洗,入眸神欲飞。
精忠当有继,山水莫相违。
侍茗释延忏,人言是海归。
二
城头且借竹风微,
侍茗小僧原海归。
贝叶回香心若洗,
苔衣抚痛史无违。
雨疏石滑门护国,
城固炮坚茶祭旗。
金桂影深山寺古,
凌烟阁外两霏霏。
兴仁登马乃山古营盘
风雨难移磐石坚,
疏林芳草古营垣。
云囤龙岭千重秀,
气荡苗川五寨烟。
经纬无形天有数,
人文虽异脉相连。
甘将血溅青岩上,
不负彝家十万山。
黔西南州过万峰林
群峰乱点玉簪头,
漫卷云岚舒画轴。
田润淡青萦碧水,
树皴浓墨掩层楼。
小康始渡路非远,
主席曾临望不愁。
物竞和谐人欲驻,
神仙传说信能留。

娄山关风光(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秋登娄山关
恰是初冬吾辈臻,
苍山依旧未霜晨。
振衣极顶峰如海,
回首行程铁似真。
旗卷西风情浩荡,
云扬习雨意清淳。
而今迈步从头越,
续写长征故事新。
访遵义明代土司王国
海龙屯遗址二首
一
海屯人道隔重峦,
今已径荒苔石寒。
据险曾经罗九隘,
平番未免破连盘。
从来霸道时难久,
毕竟营私路不宽。
几处残痕神欲去,
孤门空锁旧栏杆。
二
凭险从知割据难,
谷呈冷寂草摇寒。
到屯知是独孤处,
寻径无回第九盘。
几度残关茶马道,
一川故事旧栏杆。
人头已逐经营去,
虎穴空留云雾间。
水调歌头 • 重游凤凰山
了我平生愿,
来作凤山游。
轻车直上峰顶,
飞栈下云头。
绝壁千寻横渡,
漫撷天街琼露,
玉带锁风流。
挥手邀银汉,
太白有何愁。
循平仄,
参松柏,
过亭楼。
杜鹃坡下,
玻璃悬堑渡朋俦。
笑看人生百态,
养我林泉热血,
踏浪共心舟。
紫气澄襟抱,
长啸写春秋。
李葆国,字塬村,1952年生,武城人,出身于山东省优秀教育世家。中华诗词学会学术部原副主任,教育部颁布的《中华通韵》研制组执笔人,现任中华诗词发展基金会诗人之家常务副主任,北京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高研班导师,中华诗词学会《吟苑英华》《中华诗词文库》《中华诗词存稿》编辑,著有《石桥轩吟稿》两部。
李葆国之家族诗书传家,其伯祖父李鸿渐、祖父李鸿庥、父亲李尚中两代三人合著有《听春雨楼诗文集》。
李鸿渐(1883-1939),1905年,与其弟鸿庥一同考入山东省优级师范学堂,后共同留校任教。曾任省立五中教务长、一中校长、省财政厅佥事、山东省临时议员等职。1935年因不满时局辞职回籍,著有《金陵杂咏未定稿》手抄本等书存世(见《武城县志》)。
李鸿庥(1885-1955),历任省立一师、三师、二中教师、教务长、校长等职,献身教育近30年,为早期山东正谊中学捐款办校人之一,山东教育图书社发起人和股东。七七事变后,不事敌伪,回乡执教私学,悬壶乡里。1950年曾出任山东文史馆馆员,翌年因病还乡,1955年病逝,著有《东瀛游记》等作品(见《武城县志》)。
李尚中,中共党员,离休干部,多年来从事教育工作。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著有《未了轩吟稿》。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特约编辑|王淑芬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