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悠悠祖孙情
□马玉凤(武城)
温暖的风,吹来绿色的惬意,儿童节又翩翩而至。

家门口的乡村公路旁,我的目光总是朝着路的远方眺望,多么希望能看到两个孙子回家的身影,心中怀着无数的企盼和希冀。我小的时候,常觉得奶奶像一只领着一群鸡雏的老母鸡,总想把我们护在她的翅膀底下,生怕有什么闪失。而今,随着岁月的年轮渐次厚重,我也慢慢活成了奶奶的样子,觉得儿孙绕膝才是幸福该有的样子。不奢求两个儿子常在身边相守,因为他们还有自己的事业要忙,只想让两个年少的孙子,多回来与年老的我们相聚。
我家有个方方正正的小院,如同一个时光摄影机,曾记录了多少快乐的故事。相差两岁的两个孙子,分别是两个儿子的独生子。共同的爷爷奶奶,血脉相连的亲情,使他们相处得如一奶同胞的亲兄弟。相聚的日子,总是那么其乐融融,那么欢天喜地。聪慧机智的大孙子在学校学习成绩很好,在家玩时也能想到很多好点子。他对弟弟说:“我们玩保龄球吧。”小孙子扑闪着一双大眼睛,问:“我们没有球,也没有球道呀?”“有,想有就能有。”他成竹在胸的样子也引发了我的好奇。大孙子让我帮忙找来两根长长的杨木棍子,在墙根下摆成大写的八字,又找来十个易拉罐,分别倒入一些水,摆成三角形的样子,保龄球就用篮球来代替。每个人有三次发球的机会,把击倒的易拉罐的个数用粉笔写在墙上,以击倒的数量多为贏。两个孩子迅速进入状态,篮球在轨道上一遍遍滚动,玩得热火朝天、不亦乐乎。当然,赢的次数多的是大孙子,他满脸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和激动。当弟弟的输了也输得高兴,还搂着哥哥又笑又跳的庆祝。看着两个孙子那灿烂的笑脸,我的幸福感油然而生,仿佛自己也年轻了十几岁。
打羽毛球也是两个孩子的最爱。大孙子自从得到一个独臂老人的真传后,球技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连我都不是他的对手了,小孙子更是有些招架不住,我们却很乐意当他的陪练。洁白的羽毛球,在空中划着优美的弧线,也许是受不了迅猛的击打,也许是受了风的蛊惑,时不时的就蹿上了屋顶。一个上去了,还要招呼另一个上去,一连几个球都躺在屋顶休息,就无球可打了,只能想办法取下来。房太高,有梯子我们也不敢爬上去,只能另图良策。大孙子脑洞大开,找来两根四五米长的竹竿,用铁丝接在一起,细的那端绑上一个铁丝钩。长度是够了,角度又成了问题,竹竿的顶端根本就落不到球上。小孙子的聪明机智也来得很快:“奶奶,你把三轮车开过来,再站到三轮车上不就够到了吗?”果然,凭借竹竿自然的弯度,在我高举着努力下,三四个球轻松取下。我们像打赢了一场战役,抱成一团庆贺着胜利。孩子们纯真的笑声,像被放飞的小鸟,飞翔在蓝色的天空里。欢乐的影像,定格在了记忆的谷底。
乏了,累了,我们就坐在院子里休息。两个孙子依旧像小时候那样缠着我让我讲过去的故事,于是,我把我小时候经历的趣事重新讲述一番:春天来了,爬到柳树上折柳枝,先编一只柳条帽戴在头上,再做几支散发着青涩气息的柳笛,吱吱呜呜地吹奏献给春天的赞礼;夏天到了,池塘边戏水,小河里捉鱼,到芦苇丛中捉迷藏,到小树林里采磨菇;秋天来了,到棉花田里找酸酸甜甜的龙葵吃,站到墙头顶上摘枣树上晚熟的青枣,到高粱地里找那些青青地甜秫秸吃;冬天的时候,可以堆雪人,可以在邻居家的门洞里摸“瞎子城”,更可以砸开水缸里的冰,放到嘴里当雪糕吃……两个孙子听得入了迷,眼睛里闪烁着羡慕的神情。最后,大孙子做了总结性的发言:“奶奶,你小时候可真幸福啊。”我笑了:“现在的你们,比我们小时候可幸福多了。”孙子们似懂非懂的点着头,似乎若有所思……
当两个孙子每人骑着一辆自行车,并驾齐驱驰骋在门前的公路上时,我的目光总是追随着他们,一刻也不愿游离。我知道,他们像一对雏鹰般羽翼渐丰,早晚有一天会脱离我们的视线,飞向更辽阔的天空。我不能用爱的丝线,捆绑住他们高飞的翅膀;只能用爱心来祈祷,愿他们在未来的天空能经受住风雨,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相聚的日子总是短暂,正因为短暂,所以更格外的珍惜。浓浓的祖孙情是那么美好和温暖,所以把最幸福的回忆埋藏在心底。愿岁月静好,时光不老我们不散。愿爱的港湾,永远泛着幸福的涟漪。
孩子们,儿童节快乐!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 | 李玉友
审核 | 冯光华 终审 | 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