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郑广敏:下班路上




下班路上

□郑广敏

初夏时节,北方的天气不冷不热,下班骑自行车是个不错的选择。不但避免了自己开车的堵、乘坐公交的挤,而且还能活动一下身体,让用了一天的眼睛看看路边的绿树和花草。

理是这个理。由于工作繁忙,经常晚下班,常在昼夜过渡的时段行进在路上。尽管尽量不想把工作带到路上来,但一天的工作还是在脑海里盘旋、游荡,有时便不由自主地冒出一个来或几个来。有些事白天没想出个头绪,路上还在想弄出个头绪来,有些白天让人高兴、感动、沮丧的事还在路上高兴、感动、沮丧着。这个时候,下班的感觉俨然成了上班的继续,8小时以外仿佛成了8小时以里。

有时也有例外,不经意地会在下班路上,回味起儿时的黃昏。那时,随着结束了一天农事劳作的父母收工回家,路,是田间小路、乡间土路,或赶着牲口——那头从生产队承包责任田时分得的黑色老牛,或推着小推车,或背着筐,或扛着锨、锄等农具。身旁,前后,都是这样收工的人们。大家穿的是粗布衣服,路旁是落日余晖下的田野,空气中弥漫着庄稼的气息、泥土的气息。人们拖着疲惫的身影,互相愉快地打着招呼。结束了一天的劳作,有收获的满足,有融入自然的快乐,有回家做点什么饭食的期盼,有明天干哪些农活的合计。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只有经过的人才会体会深刻。那时的场景,今天已经很难找到。一切都变了!不变的是记忆,像镜头一样留在脑海里,称得上“人是物非”吧。

其实,今天走在城市的下班路上,和当年走在乡间的收工路上,有很大的区别,也有必然的联系。这期间,我们走过了改革开放,走进了新时代,走出了小康社会,走向富裕强盛——有一条红线贯穿其中,有一条道路越走越宽广……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