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档升级 组团“织”造蓝图!夏津成立莱赛尔研发产业化联盟

3月6日,夏津县长三角招商引资暨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莱赛尔研发产业化联盟签约仪式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

来自夏津的山东鸿泰鼎新材料科技、恒发纺织与江苏阳光集团、江苏互帮纺织科技、青岛百草新材料股份、西南大学、东华大学等签约,成立莱赛尔研发产业化联盟。

莱赛尔纤维俗称“天丝绒”,是以可再生的竹、木浆粕为原料,生产的再生纤维素纤维。山东鸿泰鼎新材料科技采用最先进的溶剂纺丝干法工艺进行生产,将原料粉碎后和溶剂直接混合、加热、溶解后纺丝,加工过程物理、环保、节能,排放接近于“零”,溶剂回收率可达99.7%。

“目前,鸿泰鼎5万吨莱赛尔纤维生产线已经全部投产,可日产高品质莱赛尔纤维140多吨。”山东鸿泰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培荣表示,为进一步提升莱赛尔产能,春节假期内投资10亿元的“年产5万吨Lyocell纤维”二期项目已经完成设备进厂,目前正在安装中,预计今年6月份可投入生产。届时有保健功能的生姜莱赛尔纤维、相变储能纤维、石墨烯莱赛尔纤维等都在研发中。莱赛尔纤维也将实现“千变万化”。

“中国现已进入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新阶段,莱赛尔纤维绿色环保,对缓解行业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及环境约束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山东省纺织服装行业协会副会长蔡小平说。

据悉,得益于莱赛尔纤维技术的国产化,近年来我国莱赛尔纤维产销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

扩产建设中的鸿泰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莱赛尔纤维的上下游产业链不断完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产品知名度不断提高,莱赛尔行业逐渐迈进成熟期。”东华大学教授徐广标说,希望通过产业联盟的成立能为行业带来新思路、打开新视角、凝聚新共识,东华大学将继续深入专注莱赛尔纤维的应用和创新,让消费者能够更加充分地拥抱好技术,共享好生活。

据悉,纺织服装产业是夏津县的主导产业之一,集群企业共有166家,包括纺织企业96家、织布企业11家、服装加工企业24家、家纺企业19家、毛纺企业2家、棉花育种企业2家、仓储物流企业12家。全县纺纱规模280万纱锭,纱线种类主要包括纯棉、植物纤维、化纤混纺等100多个品类,年产能40余万吨,约占德州市的二分之一,山东省的十分之一。年产布匹9000万米、服装3000万套、家纺500万件。莱赛尔现有产能6万吨,居全国第三位。

“通过成立莱赛尔研发产业化联盟为契机,西南大学、东华大学和参会企业与夏津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助力夏津实现打造中国绿色纺织新材料产业基地的远景目标。”夏津县委副书记、县长赵之达说,夏津县将全力支持各方在合作平台搭建、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产业信息共享等方面开展广泛深入、形式多样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夏津绿色低碳差异化纤维新产业发展层次,形成莱赛尔纺织产业链,助力落实“双碳”目标,让纺织行业更“绿色”,用实际行动书写绿色发展新答卷。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邓美平 编辑|高红岩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

(作者:邓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