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津县南城镇:便民服务“走心贴心” 群众生活“安心舒心”

夏津县南城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精简办事流程、优化服务时限,真正跑出政务服务的“加速度”和“温暖度”。

优化办事流程
迈出便民服务“最先一公里”

明确“办哪些”业务。南城镇便民服务中心下设工商、民政、残联、宅基地证审批等多个办理窗口,全面梳理高频便民事项,制定标准化清单并在醒目位置进行公示,为群众提供高效、规范的帮办代办服务。

明确“谁来办”业务。坚持做到办事人员、服务事项、办事制度等“六公开”,将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印制成册放置于中心显著位置,供办事群众参阅。

明确“怎么办”业务。在已实现全流程集成服务半日办结的基础上,全面推行“集中办公、一窗受理、全程帮办”模式,确保办理流程“一目了然”,让群众不走“冤枉路”,不断提升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效率。

完善服务体系
走好个性服务“中间一公里”

“适老化服务”跨越“数字鸿沟”。3月20日,栾庄村老人栾启百来到南城镇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办理业务,由于不会操作智能手机,工作人员为他开辟了绿色通道,手把手协助完成。为切实解决老年人“智能设备操作难、办理流程不清楚”等难点问题,中心安排党员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政策解答、服务引导等暖心服务,实现老年人办事“即来即办、全程服务”。

“不打烊服务”突破“时间界限”。为解决企业、群众“上班时间没空办、下班时间没处办”问题,南城镇严格践行“群众不离窗口,我们不离岗位”服务理念,增设企业登记、社保等高频业务“中午不断档服务专窗”,打造“全时在岗、随时可办”全天候为民服务平台,以政府“优质服务”换取群众“满意答卷”。

创新发展理念
打通优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便民服务“零距离”。南城镇搭建镇、村两级服务平台,将政务服务延伸到村,依托50个行政村便民帮办代办点推动服务延伸下沉。吸纳便民服务窗口人员、村“两委”班子成员、计生员、网格员等作为帮办代办员,不断充实服务力量。

上门服务“常态化”。“没想到不出门就能认证社保,谢谢上门帮助我的网格员。”拐里村82岁的张丕巨老人说。南城镇积极发挥村工作人员“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为老年人、残疾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提供“点单式”上门服务,实现便民服务由“你来办”到“我去办”转变,做好群众的贴心守护人。

南城镇综合便民服务中心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积极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使得干群关系更加融洽,营商环境更加优化,群众的“获得感”越来越强,“点赞声”越来越多。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高书霞 编辑|苗欣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