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年坚守教育一线,齐河县政协委员李军的育人之路

在齐河,第三中学很有名气。不仅因为这所学校教学质量高,更因为这里的学生气质卓然——与他们攀谈几句便会发现,这些孩子们普遍自信开朗、谈吐大方。


“一个学校好不好,不在于它的规模大小和硬件设施的好坏,而在于每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拼搏去完善自己,去诠释自己,去施展才华,把学校办成社会满意、家长放心的师生向往之地。”齐河县政协委员,齐河三中党总支书记、校长李军说。


工作28年,李军始终坚守在学校教育管理一线,自2013年以来,先后在4所学校担任校长、书记职务,无论是筹办新建学校,还是接手成熟学校,他都坚持“以人为本,与学校一起成长,为师生终身发展奠基”的理念,把教育作为引领个体追求幸福、实现人生价值的事业,精心耕耘、热忱奋斗。

变“单打独斗”为“合作式学习”

打造高效课堂

李军是一步步从教育一线走上领导岗位的,1996年7月至2013年8月,他在齐河县第三中学工作,历任物理教师、班主任、年级主任等职务。2020年9月至今,任齐河县第三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职务。

如何让有着建校67年历史的老三中再创新辉煌,这是李军一直思考的课题。他通过广泛调研,结合从教近三十年的教学经验,对课堂教学、教材的使用、课件使用技巧等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创立了“四步六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大力推行小组合作学习,指导老师们领悟“四步六环节”高效课堂模式的真谛,让老师们既能“走进”模式,又能“走出”模式,改变教师“满堂灌”的思维定式,注重“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变“单打独斗”为“合作式学习”,让课堂环节更清晰、更实用、更新颖。

他还特别注重教师的培养,成立“正高特名师工作室”“青年教师发展共同体”,发挥名师引领作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我以前教课,都是按着自己的思路,把知识单纯地讲授给学生,师生互动少,李校长给我们指导以后,我豁然开朗,学生也有兴趣了,效果很好,成绩得到了提高!”教师王春燕深有感触。

通过“四步六环节”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齐河三中教育教学迈上新的台阶,先后获得“德州市教学成果一等奖”“齐河县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变“土办法”为“金点子”

注重管用之招

对齐河三中的学生家长们来说,把孩子送到三中“他们特别放心”。这种“放心”,来自三中的无微不至的细节管理。大到学习,小到生活,各种看起来有点“土”的“笨办法”让这个学校充满了学习的氛围和魅力。

这就不能不说学校“三声”:齐河三中校园朗朗书声、励志歌声和铿锵有力的宣誓声,这是学校长期以来倡导的“校园好声音 学期新气象”。“教育的本源是为人的发展服务,让孩子获得心灵的成长比获取成绩更重要,还有什么比声音更能渲染气氛的呢?”李军表示。

管理是生命,管理出效益。李军始终坚持“把小事做好,把好事做巧”,不断推进精细化管理。最初学校的三个级部在两栋教学楼上课,学生吃饭需要分三批,历时一个半小时。李军发现后,挪黑板、加饮水装置、修厕所、装监控、调整办公室,将三个年级分别调整到三栋楼,启用二楼餐厅,两个年级能同时就餐。“现在学习环境更好了,餐厅饭菜质量提高了,我们在这里很幸福。”说起变化,学生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种细节还延伸到了孩子们的休息和出行。晚上学生们回到温馨的宿舍,整理好内务,完成个人洗漱,他们习惯了“脱鞋、上床、盖被、头向里、闭眼”的宿舍就寝“五步曲”。还有每次学校上下学,老师和学生身上穿的反光马甲,这也是李军针对交通安全推出的,他的做法还在全县得到了推广。

在三中,孩子们不光能吃好住好学好,他们心里有什么小秘密、不开心的事儿还能去找“树洞”——“心灵之声”工作室倾吐。原来,是李军关注到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撰写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关于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建议》等,并对心理咨询室进行改造,成立了“心灵之声”工作室,校园内设立了多个心理信箱,开通了心理咨询热线,专门设置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各学科教师也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利用专题报告会、板报等形式进行宣传。

促“老三中”展“新风貌”

加强内涵建设

走进齐河三中校园的大门,“海洋球馆”几个大字映入眼帘,“海洋球馆”设在地下车库内部,占地三千多平方米,铺设了地胶,安装了二十多个高标准乒乓球台,这里平时是同学们上乒乓球课的地方,到了寒暑假就变成了全民健身的地方,每年寒暑假对社会开放,并且利用暑假时间组织全县乒乓球比赛,这是政协委员李军履职尽责的一个缩影,他还撰写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教育的建议》等社情民意信息,他提出将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日常化、生活化,让学生终身受益。

现如今,擦亮乒乓球特色品牌已成为齐河三中的响亮名片。李军采取了“四个一”的措施,即“每人备一个乒乓球拍”“每天做一套乒乓球韵律操”“每班每周一节乒乓球课”“每月一次班级乒乓球对抗赛”,制定乒乓球校队训练计划、完善赛事建设,并公开聘任乒乓球志愿教师,多次组织教师参加教练员和裁判员培训,编写乒乓球校本教材,乒乓球特色课程是齐河三中校本课程的一个缩影。

李军觉得,校长应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是守规范,二是抓内涵。而在齐河三中,这个内涵挖掘延伸到了方方面面。

德育课程中的毕业系列课程令人耳目一新,为毕业年级召开百日誓师大会、校长寄语、毕业送行等活动,向毕业生传递母校的祝福,激励他们勇往直前。在美育教育方面,“井盖涂鸦”绝对是天花板,一个个不起眼的井盖被孩子们用各种涂鸦来装饰,整个校园都变得无比温馨。

在李军的带领下,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山东省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山东省教科研先进单位”“山东省教师发展研修基地”等荣誉称号。

为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齐河县教体局以齐河三中为引领,辐射黄河、东海两所成员校,成立了齐河三中教育集团,现在集团成员校实现了“严细实”的一日常规育人管理、“四步六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小组互助合作学习方式,以及学科教研、教学进度、大型考试等“六统一”,在短时间内质量提升显著,凸显了集团化办学优势,促进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编辑|钟伟

 通讯员|罗丽丽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