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津县:“15分钟健身圈”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今年以来,夏津县体育中心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围绕优化“15分钟健身圈”民生实事,坚持把办好人民满意的体育作为工作出发点、落脚点,找准主攻方向,细化落实路径,多措并举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用好免费低收费政策“催化剂”。加强体育服务供给,筑牢全民健身主阵地。明确全民健身发展目标,着力构建功能明确、网络健全、城乡一体、惠及全民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常态化保持全民健身中心免费、低收费运营,全年低收费时间保持在330天以上,每年接纳健身群众达20余万人次。同时,全天候开放县乡村公共体育场所,群众健身更加便捷有效。

打造家门口健身场所“会客厅”。对全民健身中心户外8000多平方米的体育场进行维护更新,新建室外运动球场28处,全县470个行政村、城区20个公园(含8处口袋公园)实现健身路径全覆盖,人民群众出家门、进广场、聊家常。

强化社会力量办体育“助推器”。支持社会力量办体育,积极发展青少年足球协会、模型运动等体育类社会组织,培训太极拳、街舞、瑜伽等社会体育指导员150余人,县乡村三级体育骨干队伍作用日益凸显,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体育赛事和全民健身中。

突出赛事带动效应,营造全民参与新业态。坚持“举办一场赛,带火一区域”的理念,着力打造全民参与、多项覆盖、多层联动的运动新业态。

全域式体育赛事活动百花齐放。围绕全县主要景区、街区、商圈等人员聚集和消费核心区,充分发挥文旅、群团等部门的职能优势,组织举办黄河故道健步行、温泉小镇宿营、职工运动会、体育技能交流大赛、千人太极表演、青少年体育联赛、模型运动竞技大赛等体育赛事活动1000余场次。通过将旅游景点、美食、文化等串联成线,延伸和拓展赛事效益,让赛事流量变为经济增量。

乡村民间群众体育火爆出圈。探索“参加一场赛、玩遍一座城”工作模式,科学策划举办丰富多彩的赛事活动。马颊河畔“村BA”、宋楼镇“村拔河”,夏津德百运动节、温泉小镇健身风采、黄河故道广场舞等活动氛围火爆,提升了人气、带动了经济。

搭建京津冀协同发展体育平台。与北京金风体育公司、中奥体育产业有限公司开展洽谈合作,争取体育人才、体育赛事支持。举办中式台球、羽毛球、跳绳、乒乓球等省级赛事活动5项,1000余名运动选手来夏参赛,以赛为媒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有效带动了夏津的餐饮、住宿、购物等业态发展。

创新体育产业模式,注入经济发展新动力。充分发挥体育对经济、社会、民生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体育+”工作思路促进体育消费破题起势。结合体育赛事聚人气、提气势优势,积极培育体育大集、体育卖场等消费市场,开展“+庙会”“+冰雪节”“+巡演”“+文旅”等活动,全力培育壮大体育类社会组织,打造体育消费核心区。

“不上牌桌上球场”促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将球类、棋类、广场舞类等群众体育主办地下沉到群众家门口,组织县乡村体育骨干组织指导各类体育赛事活动,并结合群众需求,将体育用品、家电、餐饮等引入体育赛事活动服务中,在引导群众健身的同时,促进消费增长。

“体彩+”特色主题店模式促进人民群众就业增收。截至目前,实现体彩销售3800余万元,为44个家庭提供就业收入260余万元,同时积极开展体彩公益行动,让群众“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张祖宝 编辑|陈锟
审核|李艺 终审|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