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陵郑店镇:向“新”而行 聚力打造工业强镇

进入乐陵市郑店镇工业园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6层高的写字楼,左右两侧是众创基地一、二期项目。在这个园区,18家企业承载着全镇65%以上的税收,是郑店实现工业强镇的摇篮。

近年来,郑店镇党委、政府锚定“工业强镇”发展定位,改变过去传统农业的单一发展模式,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营商环境上持续发力,着眼发展大局,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对标发达地区超前谋划,主动融入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通过区域合作推进镇域经济高质量跨越发展。

众创基地

以产业发展“含绿量”提升经济发展“含金量”

在郑店镇工业园区东侧的山东林民公路材料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忙着检修沥青混合料生产设备。

“这是我们去年投资5000万元,新上的设备。”公司总经理李会应介绍,设备更新后,产能由180吨/小时提升到240吨/小时,生产效率增长30%以上,成本降低10%。同时新生产线具有更安全、更环保的优势。

检修设备

作为一家主营砂石料的省专精特新企业,山东林民公路材料有限公司前些年面临着设备老旧、能耗高、产能低等问题。

“我们把设备更新,绿色生产,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李会应说,去年,公司挂牌“专精特新”专板(规范层),为企业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和转板上市打下了基础。2024年12月,公司入选省瞪羚企业认定名单。

无独有偶,位于该镇的山东润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公司以科技创新赋能绿色发展,通过与山东省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开发宠物饲草,发展中草药种植,产品深受市场欢迎。

向“新”而行,绿色发展起势成势,郑店镇高质量发展正按下加速键,润能风力、华众消防、贵宁消防、优源环保、毅能光伏等一批企业,以产业发展“含绿量”提升经济发展“含金量”,去年1至11月,绿色税收占比达40%。

润能风力发电项目

郑店镇党委委员李盼盼介绍,该镇目前正与乐陵鲁颐新能源有限公司对接,计划在一块115亩的闲置坑塘水面实施渔光互补分布式光伏项目,将渔业养殖和光伏发电有效结合,建成后年均发电量约570万千瓦时,可节约标准煤约1700吨,减排二氧化碳约4700吨。

以产业发展“新赛道”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数九寒天,在郑店镇联和酱造西式调味品项目现场,只见两层高的生产车间已经封顶,“按照计划,我们今年底投产。”山东联和酱造(天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郭荣旭介绍,与现有的传统调味品产业相比,该项目主要生产西式调味酱、复合调味酱、调味粉等,市场前景广阔,投产后年产值超3亿元。

2023年,年产5万吨西式调味品项目——联和酱造西式调味品项目落户郑店镇工业园区,盘活了该镇33.12亩的闲置用地,是郑店镇向地上空间要产值、提高亩均效益的生动实践。

郑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郑书峰表示,这一项目是郑店镇实现“工业强镇”路上的第一个调味品产业,是新赛道,也是新机遇。 近年来,郑店镇不断开拓产业“新赛道”,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积极承接京津冀及省会城市产业转移,先后引入山东银双新型材料有限公司、乐陵市祥辉建材有限公司、乐陵市雨涵服装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年增加税收300万元以上。

不止于此,锚定五金加工、建材主攻方向,郑店镇推动主导产业建圈强链、蝶变升级,以德州联成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建材企业,2023年投产,2024年生产线增至16条,1至11月,纳税超过110万元。

作为一家生产预制桥梁构件的建材企业,公司与林民公路公司形成上下游产业,弥补了林民公路公司生产的砂浆等产品覆盖范围小、长距离运输受限等问题。

作为全镇唯一一家以生产箱包为主的外贸企业,郑店镇引进的乐陵市樊森箱包制造有限公司产品远销欧洲、中东等地区,2023年外汇创收90余万美元,2024年被评为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

眼下,完善产业链、发展新产业、内需转外销、承接产业转移等一系列举措,已经成为郑店镇打造区域合作重点镇和经济发展新增长极的有力举措。

以产业发展“软环境”提升经济发展“硬实力”

2024年,乐陵市优源环保节能设备有限公司升级为规上工业企业。

“多亏了政府,解了我们发展中的难题,公司才能快速成长。”提及顺利扩大产能,公司负责人郭时彬颇为感慨。

原来,在没有空地建设的情况下,郑店镇政府了解到企业需要扩大产能的需求后,帮助企业积极协调,由低效企业置换出1500平方米的厂房。去年,乐陵市优源环保节能设备有限公司税收同比增长了2倍。

高效及时的服务,得益于郑店镇选派的32名首席政府服务官。去年,该镇重新选出一批年轻富有活力、责任担当意识强、思维活跃的党员干部靠前靠上服务企业,先后帮助企业解决银行融资、厂区优化、技改升级等发展问题34个。

首席政府服务官(左)入企问需

首席政府服务官刘晓胜去年协助林民公路公司完成乐陵首例工业类不动产“带押过户”业务,继续擦亮“郑好办”便民惠企服务品牌,彰显了经济发展的温暖底色。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对此,郭荣旭深有感触。联和酱造调味品项目落地前,郑店镇相关领导10余次到天津对接,并邀请他来乐陵考察。项目确定落地后,10天内完成签约落户及工商注册,手续办理期间全程由首席政府服务官帮办代办。同时,积极做好厂区至道路之间临时用地保障,全力保障项目建成投产。

“我感受到了家乡人的热情,也体会到了‘乐陵速度’。”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乐陵人,郭荣旭这样说。

“我们要让每一个看好郑店、投资郑店的客商在这里找到发展空间。”郑店镇党委书记赵世昌表示,郑店镇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作风效能,拓宽新赛道,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不断增强经营主体的获得感、满意度、安全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去年,郑店镇新注册民营经营主体106户,税收预计达1650万元,涉税主体增至180余家,其中,“四上”企业13家,包括规上工业企业7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6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专精特新企业2家;省瞪羚企业1家。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撰文|李栋 编辑|于春芝
审核|胥爱珍 通讯员|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