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糖橘、大枣、蔬菜、干果等摊位的商家热情吆喝着,吸引着居民驻足挑选;神采纵逸、笔墨生辉,一幅幅联意隽永的新春祝福跃然纸上;磨剪子戗菜刀、免费理发等摊位前,志愿者们忙得热火朝天……近日,在永庆社区“幸福市集”上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
近年来,晏城街道深入探索党建引领幸福家园建设,依托烟火繁华、业态丰富的居民生活圈,汇聚社区、物业、“红色合伙人”(企业、商家、文艺团体等爱心组织或个人)等多方力量,开展“幸福市集”活动,将邻里市集、“童趣”市集、手工制作、阅读区、非遗体验、义务便民服务、知识宣传宣讲整合到一起,把“大圈”凝聚成“小圈”,将服务汇“集”成“市”,以“小市集”迸发“大能量”,与居民共赴一场“家门口”的幸福之约,探索出了一条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有效路径。
在晏城街道永盛社区、新城党建联合体开展的“邻里和睦 幸福市集”现场,来自城区的医护人员为村民们量血压、检测视力、听力等各项身体指标。“以前我们检查身体很不方便,现在社区、党建联合体把城里的医生请到我们家门口,生活方便多了。”居民王法刚说道。这样的场景,正是晏城街道以“幸福市集”为纽带推动城乡融合的缩影。晏城街道通过“组织联建、阵地联用、活动联办”机制,不断增强居民幸福感、满意度。
“‘幸福市集’是晏城街道党建引领、城乡共融的载体之一。我们将各城市社区、农村党建联合体优势资源进行深入整合,紧密结合群众需求,通过不断丰富村居业余生活,持续扩大服务覆盖面,让村(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大大提升。”晏城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办事处副主任张晓明介绍。
与此相呼应,在晏城街道永福社区近期开展的“幸福市集”活动上,县人民医院党员医疗队开展了义诊活动,这支由36名党员组成的“杏林先锋队”连续多年开展义诊,累计服务老年居民2800人次,建立健康档案1500余份。
晏城街道积极推动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共建互补,整合资源做大服务同心圆。据了解,去年以来,晏城街道开展“幸福市集”活动200余场次。
整齐对账的春联、各式书法体的“福”字、惟妙惟肖的窗花……春节前夕,一场传统文化盛宴在晏城街道永嘉、绿城社区上演。
“我们将非遗文化融入‘幸福市集’中,一场简单的市集,架起传统文化传承的桥梁,让孩子们在趣味体验中,逐渐萌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永嘉社区党委书记郝阳阳介绍,为进一步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永嘉社区充分发挥“红色合伙人”“社区能人”等资源优势,将剪纸、面塑、烙画、黑陶、扎刻等非遗体验课程“搬”上集市,不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拉近居民邻里感情。
不仅是非遗文化,文艺展演也在“幸福市集”上演。来自晏城街道各个社区的文艺团队纷纷登台亮相。优美的舞姿演绎着生活的美好、动听的歌声传递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精彩的乐器演奏让居民们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世界中。这些文艺节目不仅丰富了居民的业余生活,还为社区文艺爱好者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文化交流。
除了“送文化”,各类公益服务也是市集的重头戏。晏城街道将“幸福市集”纳入“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居民步行一刻钟即可享受义诊、义剪、家电报修等服务。“从家走到市集只要8分钟,比我去便民市场都方便,既能买菜,还能看病、学手艺。”绿城社区居民李艳红细数着“幸福市集”带来的便利。
同时,市集现场还搭建有政策宣传、业务咨询、“面对面”服务的交流平台,志愿者围绕就业创业、反诈骗、维权、民生政策、应急消防安全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通过发放资料、现场答疑等多种形式,向居民进行宣传。
在晏城街道,各个社区的 “幸福市集”各具特色 ,大家分别结合不同的优势资源,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亮点。
晏城街道永吉社区地处城市商业圈,毗邻万达广场,辖区内还有金融科技中心,青年群体及创业者占辖区居民总数的70%以上。
为充分发挥地域优势,打造“商圈”经济,永吉社区将“后备箱文化夜市”融入“幸福市集”中。“幸福市集”一经开展,年轻的创业者们纷纷加入,在后备箱里展示自己的创意产品,如手工饰品、特色小吃等。“这种方式比较新颖,许多居民都比较感兴趣。而且社区提供免费场地,我的创业成本因此能降低40%左右。”‘90’后创业者陈志明的咖啡车前排起了长龙。
同时,社区还鼓励居民将自家闲置物品、手工艺品等放进汽车后备箱进行售卖或交换。“后备箱夜市”不仅为居民提供了一个清理闲置物品、实现资源再利用的平台,还营造了轻松有趣的购物氛围。
为了弘扬“尊敬老人,关爱老人”的传统美德,晏城街道永泰社区聚焦老年群体需求,利用“幸福市集”开展“助老”志愿服务活动,让市集成为养老服务的延伸。公益理发、植物染发、免费体检等服务让老人们不用出小区就能享受到既方便又暖心的服务。同时,社区推出“幸福食堂送餐入户,银发数字课堂”等精细化、个性化的暖心服务,让小市集带来更多的幸福。
“‘幸福市集’ 的持续举办,让社区凝聚力不断增强,居民之间的交流互动日益频繁,邻里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张晓明表示,下一步,晏城街道将以 “幸福市集” 为基础,进一步加大党建引领力度,充分发挥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建与社区各项工作深度融合。同时加强与更多社会组织、企业的合作,引入更多优质资源,为居民提供更加多样化、专业化的服务。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编辑|李晓楠 孟志远 通讯员|刘键 魏善臣
审核|钟伟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