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在庆云县,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深入每个人心中的行动准则。在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来临之际,3月5日,庆云县举办“校社融合”志愿服务实践基地、志愿服务培训学院揭牌暨“学雷锋 做志愿 服务改革建新功”志愿服务月启动仪式。
领导嘉宾与各界志愿者代表齐聚一堂。庄严的国歌奏响,拉开了这场充满爱与希望活动的序幕。
揭牌和授旗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校社融合”志愿服务实践基地和志愿服务培训学院的揭牌意义重大,标志着庆云县在志愿服务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实践基地为志愿者们提供更多实践机会,搭建了广阔的实践平台,让理论知识能更好地转化为实际行动;志愿服务培训学院专注于提升志愿者的专业能力,为志愿服务的高质量开展提供坚实保障。活动中,为8支先进志愿服务队授旗,鲜艳的旗帜随风飘扬,象征着志愿服务精神的传承与发扬,8支先进志愿服务队接过象征责任与使命的旗帜,现场的学生志愿者带领全体人员庄严宣誓,誓言铿锵有力,展现出大家对志愿服务的热忱与坚定决心。
自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以来,庆云县完善提升“小城大爱”志愿服务品牌建设,推动党建引领“社会工作+志愿服务”融合,设立社区党组织领办“7+N”志愿服务项目43个,开展各类活动650余场次,服务群众1.5万余人次。开展“幸福市集”13期,累计梳理群众需求内容170余项,结合“双报到”单位,邀请爱心商铺140余家、志愿者700余人,创新性开展特色活动420余次,服务群众0.9万余人次。
完善志愿服务站点布局,结合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实际,创新打造杨连印家庭站、雷锋爱心驿站、“红色民心志愿服务站”等特色志愿服务站点1056个,广泛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休息、饮水、充电等实际帮助与关怀,增强新就业群体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如今,庆云县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下一步,志愿服务实践基地和培训学院将发挥更大作用,为社会培育更多优秀志愿者。校社融合模式也会让学校教育与社区服务紧密结合,让志愿服务的种子在更多人的心中生根发芽。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丨石楠 张祺 编辑丨张志宁
审核丨王贺 终审丨杨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