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县相衙镇:奏响移风易俗“四部曲”

“什么是移风易俗?移风易俗就是办红白事少花钱,不攀比……”3月12日,宁津县相衙镇编席杨村志愿者正向群众宣讲移风易俗,引导大家争做文明新风尚的倡导者、践行者和推动者。

相衙镇始终把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在建章立制上下真功夫、宣传引导上创新举措、典型选树上做出亮点、群众自治上激发活力,奏响移风易俗“四部曲”,绘就乡风文明新“底色”。

建章立制吹响移风易俗“主题曲”。“红事新办、白事简办、余事不办”这是相衙镇宋庄村村规民约展示牌上的内容。结合村民大会征求的意见,全镇46个行政村组织村党支部、理事会、村民代表针对村里移风易俗事项进行商议,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明确婚丧事宜倡导性标准。对落实“零彩礼”“低彩礼”的新婚夫妇,给予创业扶持、惠农增收、妇女关爱等方面优惠政策。

创新宣传唱响文明新风“进行曲”。相衙镇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各类阵地、载体,向群众广泛宣传移风易俗的必要性和陈规陋习的危害性。结合“我们的节日”“黄河大集”“小戏小剧”等系列活动,把移风易俗融入艺术创作中,以孝老爱亲、乡村文明、厚养薄葬等主题自编自演舞蹈、小品、三句半等节目,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倡导摒弃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互相攀比、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现已举办文化惠民活动40余场次,发放宣传彩页和便利贴3万余份,编创《叫好移风易俗》等3部主题小戏小剧,摄制6部短视频。

示范引领奏响道德风尚“交响曲”。“幸福的仪式感并不等同于婚礼的复杂感,我们将更多精力放在与家人朋友的相伴和定格上,同样很有意义。”日前,在相衙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宣讲员任献文向村民讲述自己“婚礼简办”的初衷,赢得阵阵掌声。相衙镇发挥榜样引领带动作用,树立了一批“优秀红白理事会”“移风易俗好家庭”榜样,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

村民自治弹响文明新风“合唱曲”。“谁家办红白事,就找红白理事会”是相衙镇大耿村村民的口头禅。近年来,该镇积极探索“村民自治+移风易俗”新模式,以村民自治为重要抓手,发挥红白理事会宣传、引领、监督作用,及时了解把握适婚家庭的婚礼筹备情况,提前上门宣讲婚事新办、拒绝婚闹陋习等,用行动践行乡风文明。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王晓文 编辑|曹清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