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齐河县晏城街道永祥社区,一间普通的裁缝铺成为了社区网格员为民服务的“暖心驿站”。
网格员在日常走访中发现,一些居民尤其是老年人、残障人士,面临着衣物缝补的难题。传统修鞋补衣的店铺正逐渐消失,居民想要纳鞋底、修裤脚常常要跑很远的路,十分不便。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永祥社区将党群服务中心内的手工坊改造升级成“巾帼裁缝铺”,同时从网格员中选拔出心灵手巧、热心公益的女性组建巾帼志愿服务队,以裁缝铺为阵地,将服务触角延伸到社区的每个角落。
为了提高服务队专业技术能力,社区邀请专业缝纫师傅从基础的针法、纳鞋底技巧,到缝纫机的熟练操作、各类衣物的精准修改等方面开展技能培训。
依托网格动态数据库,永祥社区全面梳理特殊群体信息,建立详细档案,记录家庭住址、身体状况、衣物需求等。根据这些信息,巾帼志愿服务队成员制定精准化、个性化服务方案,为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提供上门纳鞋底、修裤脚等服务,对有集中需求的区域,组织流动服务点,定期开展服务。
除此以外,永祥社区积极争取各方资源支持,盘活社区功能室资源,引进先进的缝纫设备,准备充足的缝纫材料,并联系专业的缝纫培训机构或有经验的师傅,为社区内特殊群体提供免费的缝纫技能培训,带动辖区内困难群体的就业。
在永祥社区,“巾帼裁缝铺”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场所,而是成为了传递爱与温暖的桥梁;巾帼志愿服务队也不再是一群志愿者,而是社区治理的参与者、推动者。
随着缝纫服务的持续开展,居民们对社区的满意度大幅提升,邻里关系更加和睦。“裁缝铺”成员不仅解决了居民的实际问题,还成为了社区治理的“信息收集员”和“矛盾调解员”。居民们在接受服务时,会主动分享自己对社区建设的想法和建议,遇到邻里纠纷,也会第一时间向网格员们寻求帮助,这些宝贵的信息和问题反馈,为社区治理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关负责人表示,社区裁缝铺的巾帼志愿服务队将继续秉持初心,用一针一线传递温暖,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不断提升网格服务效能,为打造更加和谐美好的社区贡献力量。下一步,社区将继续深化“服务促治理”理念,不断壮大巾帼志愿服务队伍,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为辖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孟志远 通讯员|张晓明、郝萍
审核|杨永峰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