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津县东李官屯镇:党建引领强服务 凝心聚力惠民生

“现在日子越过越有滋味了!我们村幸福食堂环境敞亮,饭菜可口,我和老伴隔三岔五就来,比家里还热闹!”张官屯村幸福食堂就餐的张大爷笑着说。近年来,东李镇始终将做好凝聚服务群众工作贯穿于社会工作的各个环节,将基层治理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第一考场”,以“党建红”引领“治理优”,用“服务温度”标注“民生刻度”。

聚焦党组织领办服务项目,打造群众身边的“红色服务站”

东李镇坚持“群众需求在哪里,党组织服务就跟进到哪里”,以“党建+服务”模式推动基层治理效能提升。

凝聚力量优化服务。成立“食品加工”“畜禽养殖”“粮食收储”三个产业联盟,联盟成员企业已累计捐资2万余元,帮助修缮硬化道路500米,捐赠垃圾桶30余个,为夏腰路沿线新安路灯15盏;下一步,联盟企业还将持续捐资,筹建张法寺村村史馆一处及捐助全镇所有幸福食堂运营。积极吸引在外人才及社会资本,将投资建设高端蓝莓种植基地和特色大棚有机种植项目,并依托两大种植基地,打造集人才返乡创业、现代农民转型提升、网红打卡和农村电商综合实训基地,带动农民致富、集体增收,实现农业发展由1.0模式向2.0模式升级,持续向“农业强镇”跨进。

深化“为老为小”服务。通过“孝善基金+企业捐赠”的筹资模式,持续推进全镇4处幸福食堂常态化运营。2025年,拟提升改造幸福食堂2处,计划新建幸福食堂2处。截至目前,东李官屯镇已开展“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等孝善助老活动19次,惠及老年群体1000余人;举办大学新生“红色护航·奔赴希望”捐赠送学活动,为300余名大学新生赠送助学物资,“崇德尚学”在全镇蔚然成风。

拓展“共富工坊”项目。东李官屯镇已建设3处“共富工坊”,让180余名残障人士、留守妇女、低收入人群实现家门口就业,“彩丝带共富工坊”荣获市级示范“共富工坊”。2025年计划新建2处“共富工坊”,通过深化拓展“为老为小”服务和“共富工坊”项目,打造“幸福东李”。

深化人民建议征集机制,架起干群“连心桥”

东李镇将人民建议征集作为基层治理的“金钥匙”,构建“线上+线下”双渠道,推动群众智慧转化为治理效能。

建好建议征集阵地。发挥信访信息系统、12345热线等载体作用,广泛征集意见诉求。在党群服务中心等场所设置征集信箱,开展问卷调查,面对面收集群众建议。截至目前,共收集涉及“三农”工作、卫生健康、经济发展等各类建议300余条。

注重人民建议应用转化。新建一站式矛盾调解中心,将村治保委员会纳入红色调解组织,积极探索一站式矛盾调解中心与便民服务中心合署办公新模式。建立人民建议办理台账,2024年群众对办理结果的满意率达98%。

构建志愿服务新格局,绘就基层治理“同心圆”

东李镇坚持党建引领、群众参与的方式,推动志愿服务从零散活动向体系化服务升级。

一是加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东李镇现有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3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共有312名志愿者和104支志愿服务队伍,实现镇域全覆盖。二是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围绕孝善敬老、爱心助农、人居环境、安全防范等方面积极开展活动,自去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等活动300余次。三是深化移风易俗。东李镇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农家书屋、幸福食堂等阵地打造特色移风易俗宣讲台,组织志愿者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戏剧展演、各类宣讲等移风易俗活动30余次。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徐佳璇 刘志辉 编辑|崔广旭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