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城区广川街道:党建引领物业服务融入基层治理,绘就民生幸福新图景

今年以来,德城区广川街道以“党建引领物业服务融入基层治理”试点为契机,聚焦居民 “急难愁盼”问题,积极探索“红色物业”建设新模式,创新推行“12345”工作法(抓住“一个关键”,用好“两个抓手”,开展“三个一批”,聚焦“四项服务”,强化“五个保障”),积极拓展家政、养老、团购、家庭签约医生进小区等增值服务项目,将基层治理重心向小区下沉、触角向居民延伸,推动物业管理与基层治理同向聚合、有机融合。

堤岭社区


堤岭社区以“党建引领、服务为民”为宗旨,串联起民生服务“千条线”,让居民在“家门口”感受基层治理的温度与力度。社区党委领办物业企业,目前承接堤岭家园小区,每月在“红色物业示范点”堤岭家园B区创办“红色物业服务日”系列活动,现场解答群众诉求,快速安排解决;为堤岭家园A区居民安装健身器材、公园椅等设施,解决了居民健身及临时休息问题。社区党委联合物业积极提升服务水平,在小区开展免费便民维修,设置小区快递、外卖临时存放点,进行消防通道画线,更新灭火器,保障小区消防安全等。同时,积极链接辖区资源,与手工坊合作,为社区公益岗人员和养老院老人提供直播带货培训,推广特色产品,增加销售收入,实现互利共赢。与家政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引入专业家政服务团队,开展家政技能培训,推荐合格学员就业,实现“服务供给”与“就业需求”双向匹配。创建“助老幸福食堂”,采取“公建民营”模式,有效破解社区老年人“吃饭难”问题。

永庆社区


永庆社区以党建引领为核心驱动力,深度融入基层治理体系。社区领办物业企业,兜底管理了方向机厂宿舍,目前成功进驻小区进行服务,定期开展日常入户走访,维修监控设备,清理化粪池及控车设备调试安装等服务。社区注重加强原有物业管理提升,与北控物业共同协商,在维修、独居老人日常照料等方面优化服务提升。社区链接便民服务资源,在各小区群里发布“永庆小红书”,通过社区背书各种服务企业,让居民及时得到帮助。同时,与家政公司签订小区服务协议,目前已开展6期家政、育婴培训,为7名待业妇女解决了就业问题,为2名独居老党员免费保洁服务,为30多户居民提供有偿保姆保洁服务。

祥和社区


祥和社区以党建引领为“红色引擎”,将红色物业建设作为提升社区治理效能、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社区党委领办物业企业,承接德城河务局宿舍。东海巴黎城长江物业依托小区红色驿站作为“微阵地”,联合德州市志愿者服务联合会,引入5家红色医疗合伙人打造“红色健康小屋”,为居民提供家门口全科问诊服务,同时给外卖小哥提供自行车配送服务,降低小区电动车安全隐患,目前东海巴黎城已成功获得山东省首批“齐鲁红色物业”星级服务项目。另外,物业在邮电小区举办了“党建引领暖民心,红色物业筑和谐”为主题的春季趣味运动会,居民参与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文化社区


文化社区通过整合党组织、物业公司、居民群众等多方力量,构建起“党建引领、社区主抓、共建共享”的红色物业工作格局,推动物业服务与社区治理同频共振。社区不断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对金紫荆小区进行公共设施安全全面检查,对出现的电梯安全问题进行维修,并对小区内游玩设施进行维修粉刷。社区积极与周边大型物业管理公司进行协调商谈,对无物管小区市政家属院进行物业管理服务。同时,社区与众多家政公司开展合作,为居民提供居家养老、医院陪护、钟点服务、母婴护理及培训等项目。

东方家园社区


东方家园社区聚焦居民诉求,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物业服务融入基层治理新模式。社区党委主动领办物业企业,成立物业公司,兜底宝丰北宿舍小区,提供安装道闸门、门禁系统等服务,并开展了环境整治和公共设施维修工作。社区积极拓宽增值服务,与家政公司合作,通过“线上点单”平台,开展“家政进社区”活动,为居民提供日常保洁、月嫂、老人看护等服务120余次。积极链接专业养老资源,通过整合社区与企业专业服务能力,已为辖区居民提供居家照料、康复护理、助浴助行等有偿服务20余次。积极创新党群服务中心空间运营模式,与德州日报社合作,将党群服务中心部门功能室有偿提供给德州日报社使用,实现自我造血同时,也为辖区居民提供实实在在的惠民服务。

锦绣川社区


锦绣川社区将党的领导贯穿物业服务全链条,让“红色物业”成为连接党群、服务民生的核心枢纽。锦绣川社区积极对接家政公司,为辖区居民提供家庭清洁、家居维修、家电养护等一站式服务。社区联动优质供应商,开展一季度一大团活动,通过省去中间环节、源头直采直供,社区让实惠与品质“双在线”。积极开展物业服务提升行动,唐人公馆小区设立“红色物业服务提升”留言板与“居民心语”信箱,居民可随时通过留言板写下对社区环境、物业服务的意见建议,社区专员承诺24小时内响应需求,2个工作日内反馈处理进展,有效提升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

长乐社区


长乐社区积极调动小区物业提升服务管理水平。凤凰国际小区启用智能门禁系统,加强了小区安全管理,对小区道路进行修缮,解决路面破损等问题,改善了居民出行条件。针对无物管小区,发挥居民自治作用,推出了“红色物业+志愿服务”模式,组织党员志愿者参与小区服务,共同参与小区管理。拓宽增值服务链接,社区针对当季蔬果开展社区团购;推出社区养老助老服务项目,包括日间照料、老年活动,现已为10多户居民提供了居家养老服务。同时,社区携手 “建志剪纸” 开展系列活动,聚焦弱势群体帮扶,组织残疾人、失业人员剪纸技能培训15场。

小东关社区


小东关社区锚定 “红色物业” 这一关键载体,打造 “党委引领全局、物业精准发力、居民广泛参与”的治理共同体,让社区治理效能全面提升。目前,社区已成立物业管理公司,并制定恒丰家园物业服务管理方案。社区与家政公司签订服务协议,在社区设置家政服务窗口,为居民提供家政服务与家政培训。天衢名郡小区提升物业服务,增加入户维修项目,推出低价维修,如“38元基础维修包”等,涵盖灯具更换、管道疏通等8项基础服务。社区打造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成长学院,联合高等院校、家政公司等,开展学历提升、电商、月嫂等技能培训课程,目前已累计开展课程40余次。社区以实际行动,书写基层治理民生答卷,让幸福在家门口 “升级”。

大东关社区


大东关社区统筹推进社区自主物业公司建设,通过专业化、规范化服务激活老旧小区治理“神经末梢”。社区领办的物业公司组建专业服务团队,工作人员考取物业管理从业资格证书,并配备专职保洁队伍,为服务品质筑牢人力根基。目前,社区物业公司已完成转播台宿舍、市农科院宿舍两个小区的全方位摸底调研,正式入驻开展服务,针对小区环境卫生、设施维护等基础需求制定服务方案。小区物业服务提升,八一小区作为试点小区,安装了共享读书角、联合银座超市开展睦邻市集进小区活动1次。社区积极链接增值服务,精准对接50余家农户及优质商家、种植基地及一手货源,每天团购2-5种蔬果、日用百货等团品,目前已建3个团购群,每群均有450余人,提供团购服务8次;社区联合家政公司推出“巾帼家政进社区”系列培训,发布就业服务信息3次。大东关社区正以实实在在服务,让居民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尚德社区


尚德社区党委以“红色物业”为引擎,在农校宿舍小区创新推行“党建+服务”模式,通过党组织引领、物业落实、居民参与的三方联动机制,构建有温度的社区服务生态圈。践行“贴心服务,温暖邻里”理念,物业定期开展“健康伴夕阳”免费查体活动,为老年居民量血压、送健康咨询,让银发群体在家门口享受医疗关怀;每月举办的“爱心义剪”不仅提供免费理发,更增设染发服务,让叔叔阿姨们换新颜、展风采。一系列服务将“家”的温情融入社区治理细节,让红色物业成为连接党群、服务居民的暖心纽带,切实提升居民获得感与幸福感。

岔河社区


岔河社区党委积极探索“红色物业”精细化服务路径,将“红色物业”的服务触角延伸至居民生活细节。创新社区和物业企业“合署办公”模式,积极开展人员、场地、服务“三个融合”,定期召开物业经理联席会,就小区内基础保洁保安、维修、家政等服务项目进行提升。社区积极链接维修公司,为居民提供水电暖维修服务30次;与家政公司合作,确定每月一主题的“活动+家政”宣讲项目。积极链接蔬菜种植农户,社区开展“红色菜篮子”惠民团购项目,目前已开展第一期。积极开展“空间运营”,与艺术机构合作,在党群服务中心3楼功能室开展早教课程培训,本周已接洽3家机构,“党建搭台、企业运作、居民受益” 的模式,不仅打破了传统党群阵地 “自建自用” 的单一格局,更通过市场化手段激发了基层治理内生动力。

兴文社区


兴文社区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将“红色物业”作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重要载体,构建起“党组织引领、物业公司发力、居民群众参与”的三方联动机制。社区党委领物业,兜底管理了外经委宿舍。积极拓宽增值服务,链接家政公司,在社区建立“家政服务点”,提供咨询、上门等服务累计50余户;开展5天40个课时的保洁、保育、收纳、养老护理四类课程,目前帮助3名待业人员解决了就业问题。积极开展社区“惠民优选直通车”项目,整合辖区优质资源,开展全国各地优质农产品直购,目前600多户居民加入了团购,极大方便了居民日常生活。与艺术培训学校达成舞蹈室租赁协议,自5月1日开始,对辖区居民提供公益拉丁舞课程。积极进行重点小区提升服务,市场监管局宿舍物业向小区居民提供免费打印、收发快递、工具及雨伞等增值服务并进行公示,增加不定期开展便民服务进小区活动,每天在小区居民群内发送问候信息以及工作海报,全面展示物业工作。

学府社区


学府社区坚持党建引领,联系社区实际情况,聚焦居民需求,在阵地建设、为民服务等方面充分发挥优势。社区积极链接各类资源为本辖区居民提供便利,与传媒公司代表签署社区慈善基金合作协议,为辖区开展志愿服务、扶弱帮困、扶老助残等活动注入动力。联合社区爱心企业的优秀师资力量,组成待业居民就业培训志愿服务队,开展收纳师技能培训、直播技能培训等公益课堂10余次,部分人员已从事直播工作和家政服务工作。链接家政公司,为居民提供保洁、收纳20余次。学府家园链接辖区养老机构,建立了小区内失能老人台账,为失能老人提供免费指导服务。推出“学府社区便民服务卡”小程序,链接各种生活资源以及各个物业经理联系方式,方便群众日常生活。空间运营管理合理运转,社区将闲置服务用房租赁,通过“以商养社”模式拓宽了惠民资金来源,让“沉睡资源”转化为服务居民的“源头活水”,为基层治理注入可持续发展动能。

下一步,德城区广川街道将持续优化物业管理服务模式,不断提升党建引领物业服务融入基层治理效能,着力构建“党建引领作用明显、行业监管科学高效、多方参与协商共建、物业服务规范有序、居民群众幸福和谐”的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刘绪杰 编辑|密霖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