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夏津县白马湖镇紧扣新时代党员教育形势要求,积极探索党员教育新方法,立足本地资源禀赋,打造“红运大讲堂”党员教育品牌,切实推动党员教育提质增效。目前,全镇机关党支部党员及农村、“两企三新”党支部党员900余名党员参加线下培训,实现党员教育培训全覆盖。
锚定“一条主线”,筑牢教育根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坚持务实管用、按需施教的原则,把准党员教育培训的方向,有力提升党员教育培训的效果。通过整合党建综合阵地、党群服务中心等资源,建立标准化党校主阵地,配套灯塔书屋、新农人培训驿站、返乡创业服务站、党性教育室等功能区,打造“红运大讲堂”党员教育品牌,紧紧围绕“立为民初心、树必胜决心、存纪律戒心”聚焦三个维度。推动学习培训与党员发展、管理、监督相衔接,与干部教育、村干部培训相协同,与党建宣传、典型选树、经验推广相融合,根据不同群体党员的特点和需求,打造上下贯通、左右协调、齐抓共管的运行机制。
运用“两种模式”,拓展教育维度。抓实党员干部学习需求,以“线上+线下”的学习模式,实现让党员干部随时学、随地学。针对农村党员理论水平不高现状,课程文稿融入民间俗语或日常生活经验,专门邀请多位农村党支部书记结合所见所闻讲授党课,让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依托“三会一课”专题宣讲、主题党日等方式,推出“思想引领”“政策解读”等定制化培训套餐,将课堂延伸至田间地头、村庄院落,将政治理论、政策法规、榜样先锋等送到党员群众身边。发挥好网络阵地“灵活”的优势,借助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APP等“指尖学习”载体,打造“云端课堂”推送时政热点、政策解读等各类学习内容。用好微信群等平台,将优秀学习课程直接送到基层党支部、送到党员身边,增强党员教育即时性、互动性、便利性。
深耕“三大课堂”,激活教育效能。不断探索党员教育新途径,根据学习、应用、消化等学习环节和党员需求,创新开设“理论课堂”“田间课堂”“研学课堂”三大课堂,构建多元化党员教育矩阵。设置“理论课堂”。创新开展案例式教学,结合农村日常实际案例,从形成背景、推进中困难、各方利益观点与转化过程、相关人员处理结果、成功关键因素多角度深层次分析,实现农村学员的“沉浸式”学习。设置“田间课堂”。将农业专家授课地点搬到田间地头,结合农业生产,邀请县农业系统农技专家授课,带领党校学员熟练掌握土地墒情判断、作物病虫害防治等农技知识,培训结束后,党员干部利用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党员大会和入户走访的机会,深入农户家中、农田一线,传授“田间课堂”上所学到的农业知识、种养技能,面对面指导村民开展农业生产、作物种植,真正实现技术到田、宣传到户,进一步将“田间课堂”培训成效延伸到村、服务到户。设置“研学课堂”。将党性教育作为凝心铸魂的必修课,组织党员参观朱国祥纪念馆、拐尔庄村红色教育基地等党性教育基地,常态化开展党性教育,将红色资源变成实境课堂、现场素材变成鲜活教材。组织党员参观刘垓子镇特色产业“小茶益杯”杯泡茶、尚店镇助农电商直播间,同时邀请专业电商讲师以“课堂讲授+现场教学”模式开展电商培训,在电商直播间现场讲解。
白马湖镇将充分发挥镇党校(党员教育中心)的阵地优势,进一步提升党员群众的综合素养与生产技能,将“红运大讲堂”打造成党员教育的出色品牌,做到理论课堂铸魂、田间课堂赋能、研学课堂砺行,奋力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牛俊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