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19岁的小美(化名)上班时突然感到头晕目眩、眼前发黑,随后晕倒在地,这可吓坏了身旁的工友。于是,大家紧忙找来车,送小美来到宁津县人民医院就诊。
在心内科门诊,正在坐诊的宁津县人民医院主任张涛为小美进行了详细的问诊,这才知道,小美早在上初中时就有过类似晕倒的经历,近一年来发作愈加频繁。此前,父母也曾带她到外地就医,却一直原因未明,不但影响了日常生活,更成了困扰她的一个心病。
张涛耐心倾听患者讲述后,敏锐地察觉到小美极有可能是“血管迷走性晕厥”。为了进一步确诊,他为小美开具了直立倾斜试验检查。果不其然,在试验过程中,小美血压明显下降,同时伴随心慌、出虚汗等症状,确诊为“血管减压型晕厥”,至此,困扰小美多年的谜团终于解开。
1.什么是血管减压型晕厥?
“血管迷走性晕厥”现实中很多见,却常常容易被忽视,或被误诊为心脑或其他系统疾病:如低血糖、贫血等。那到底什么是血管减压型晕厥呢?它是青少年晕厥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当长时间站立时,由于血液重力作用向下肢聚集,部分敏感人群的自主神经会“过度反应”,导致血管突然扩张、血压骤降,大脑供血不足从而引发晕厥。
2.如何治疗?防晕有妙招!
确诊后,考虑到小美还很年轻,张涛为她制定了“非药物为主”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生活方式调整:多饮水,适当增加盐分摄入;避免长时间站立,久站后及时活动下肢;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避免突然站立,起身时动作放缓。
做好应急防范:当出现晕厥前兆,如头晕、心慌等症状时,要立即坐下或躺下,最大程度防止跌倒受伤。
话说困扰小美多年的心病能解开谜团,最终还要得益于宁津县人民医院心电图室全新引进的直立倾斜试验检查。简单来说就是调整受试者的体位,再结合长时间站立和药物刺激,模拟出自然状态下的晕厥过程。整个检查过程中,心电图和血压监测全程“在线”,就像给患者的身体状况装上了“实时监控”,能精准掌握患者在不同状态下的身体反应,为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详细可靠的依据。
3. 直立倾斜试验适用人群
反复不明原因晕厥(有或无结构性心脏病,排除心源性晕厥 );无先兆的单次晕厥或高风险外伤性不明原因晕厥;诊断和鉴别诊断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直立位低血压和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鉴别晕厥和非抽搐性癫痫;鉴别心因性假性晕厥;鉴别老年性晕厥和跌倒;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和直立位低血压患者的训练治疗。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陈伟伟 编辑|许欢
审核|刘春杨 终审|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