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李宝成,山东远控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在行业变革的浪潮中,他带领企业通过技术革新与设备更新完善和拉长产业链条,实现产品的多元化发展;他主导制定五项团体标准,推动产品纯度提升与成本优化。当下,公司紧跟国家“双碳”战略,锚定高端、绿色、智能方向,为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远控样本”。
当前,化工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变革。在化工领域,高端材料的短缺与低端材料的过剩形成了鲜明对比。如何应对行业内的激烈竞争,以及日益严峻的环保和安全挑战?
与一些企业选择收缩产能以求稳定不同,山东远控化工集团选择了迎难而上,通过提升产品品质,提高生产效率,让企业向新向绿发展。
“狭路相逢勇者胜!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只有勇者才能胜出。”李宝成认为,企业若要在市场中寻求突破,占据有利地位,创新是必由之路。
致力于石脑油深加工的乐陵力拓化学品有限责任公司和专业从事特定有机化学品生产的乐陵力维化学品有限责任公司,是山东远控化工集团旗下的两家化工企业。这两家坐落于乐陵市循环经济示范园内的公司,相隔不到3公里,去年以来,开始了各自的革新之路。
李宝成介绍,始建于2011年的力拓公司,曾凭借先进生产技术成为区域市场龙头企业,但随着国家“双碳”战略深入推进,产品市场也随之出现重大变革。2023年,公司因产品无法满足客户要求而失去一笔5亿元长期订单,这成为李宝成下定决心推动企业全面改革,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的关键转折点。
李宝成通过广泛比较和实地考察,引进在行业内具有专业优势、业务能力卓越的合作伙伴,投资1亿元对生产线进行全面升级,调整生产工艺,使产品布局更加合理。
“新生产线投用后,生产过程更加安全环保,节能降耗成效有了显著提升。”李宝成表示,经过一系列革新,新产品能够满足新形势下客户的需求,极大提升了公司竞争力。
与此同时,力维化学公司则专注于危废资源化利用。目前,公司建有国内单套规模最大的苯酚残液类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装置,装置资源化利用率超过98.5%,远远领先于国内同行业。
作为国内苯酚残液资源化利用的拓荒者,力维公司的专利墙上记录着革新足迹:4项发明专利构筑起危废处理的技术护城河,五项团体标准重新定义行业质量体系。
“要在化工产业竞争中占据优势,需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李宝成表示,公司与高校院所加大合作力度,不断提升产品的纯度。同时,投资6000万元,完善产业链条,目前,公司4万吨/年危废再利用新项目的土地指标已经落地,正在加紧办理环评、安评等手续。
李宝成介绍,新项目投入生产后,将与园区及周边企业构建起上下游产业链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例如,园区内一知名大型企业产生的含有机硅废溶剂,通过新项目自主研发的绿色循环生产技术,能够直接转化为高效的烷基化试剂。此外,周边一企业年产量超过1.7万吨的废水中含有超过20%的ACN(一个重要的有机中间体),新项目通过自主研发的资源化利用技术,能够提炼出超过3000吨/年的99.9%高纯度的ACN产品,用于医药中间体的合成,从而实现循环生产。“初步规划的新项目年综合加工能力为4万吨,预计可实现产值1.8亿元,纳税额可达3500万元。”李宝成说。
“在环保红线与成本红海的夹击中,‘变废为宝’是最优解。”李宝成算了一笔账:通过芳基材料中间体绿色循环生产技术,每吨危废的处理成本降低70%,远低于传统精细化工行业有机合成法生产成本85%左右的行业均值,而产出的芳基材料中间体产品质量达到了99.7%以上,优于传统合成行业中产品质量99.5%的行业指标。
在远控集团的战略版图上,力拓与力维如同DNA双螺旋结构中的两条链。前者以规模效应锻造基础化工的韧性,后者凭技术壁垒抢占细分领域制高点。
“真正的创新不是单点突破,而是生态重构。”李宝成表示,作为企业的掌舵者,比攻克技术难关更难的是预判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波动。而国家最新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也为公司发展指明了方向,即:高端、绿色、智能。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于春芝 通讯员|苏安矗
编辑|胥爱珍
审核|钟伟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