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龄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近年来,齐河县晏城街道永嘉、绿城社区以老年大学为核心载体,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区现有资源,以老年人实际学习需求为导向,灵活开设多样化课程,创新构建“健康关怀、文化滋养、生活照料、价值实现”四维服务体系,既满足老年人对知识学习的渴望,又全方位呵护其生活需求,让“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在家门口成为现实,为社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鲜活范例。

在场地资源的“挖潜盘活”上,永嘉社区通过共享党群服务中心的学习活动室、阅览室、多媒体会议室等设施,实现“一室多用、分时共享”,为老年大学教学提供了充足且多元的场地支撑,让每一处空间都发挥最大价值。
在师资力量的“内外联动”上,社区广纳贤才,精准邀请专业老师、非遗传承人等各界有生力量,系统加强老年教育教师与志愿者队伍建设,推动优质师资与课程资源持续向基层下沉,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健康关怀:律动晨练唤醒活力,太极课堂强身健体。每日清晨,网格员会化身“健康指导员”,带领老人在小区广场开展拍打操晨练,通过简单的拍打动作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关节不适。而在老年大学的太极拳课程中,特别邀请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管俊青老师授课,管老师教学严谨细致,一招一式耐心示范,吸引了30余名热爱运动、渴望学习太极拳的居民踊跃参与。社区还定期邀请专业医生开展运动养生讲座,将“科学锻炼+健康知识”融入日常,让健康关怀从“碎片化”走向“体系化”。
文化滋养:笔墨丹青绘夕阳,雅韵旗袍展风华。在嘉韵书画社,杨爷爷挥毫泼墨,从楷书的工整严谨到行书的飘逸洒脱,老人们在笔墨间传承传统文化。古典舞公益课堂邀请柏杨老师执教,20余名学员在身韵训练中感受东方美学;旗袍队则定期开展形体训练,从步态到仪态精心打磨,每逢社区文艺汇演,她们身着华服亮相,用优雅身姿诠释“岁月不败美人”。此外,社区结合节日开展“文化盛宴”,既有专业团队的民乐演奏,也有老人自编自演的歌舞、戏曲,让文化活动成为邻里情感的“黏合剂”。
生活照料:爱心餐食传递温暖,智慧课堂跨越鸿沟。每周五,网格员与支部成员用爱心面粉为老人蒸制馒头、包子。这份“舌尖上的关怀”不仅解决了部分老人的用餐难题,更让独居老人感受到“家”的温度。针对老年人数字融入难题,老年大学开设智能手机公益课堂,志愿者手把手教学,从微信视频通话到线上购物,帮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让智能生活触手可及。
价值实现:志愿红点亮银龄人生。中央城小区的“红马甲”志愿服务队由退休党员带头组建,从最初7人发展到40余人,累计开展500余次志愿服务。他们化身“社区管家”,参与环境整治、安全巡查、反诈宣传,用经验和热情反哺社区,让老人在服务中重拾价值感,实现从“被服务者”到“治理参与者”的转变。同时,还组建了剪发小分队,免费为老人剪发,用贴心服务拉近邻里距离。
永嘉、绿城社区以老年大学为纽带,将教育服务与生活关怀深度融合,不仅为老年人打造了“家门口的精神家园”,更探索出“以学促养、以养助治”的社区养老新路径。在这里,银发群体可以在文明城市创建中争当先锋,在协商议事时积极建言,在矛盾调解中主动作为,在政策宣传中热忱发声,用余晖之力打通社区治理的难点堵点,成为基层治理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永嘉、绿城社区将继续以 “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根本抓手,以“织密服务网”为核心目标,持续深化“四维服务”体系,推动老年教育与养老服务同频共振,让每一位老年人的 “夕阳红” 都绽放出璀璨光彩。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孟志远 通讯员|刘键
审核|钟伟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