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争创山东省第三批“信用交通县”,具丘山路荣获“全国交通与旅游融合”创新项目,高铁路获评全国首批公路“安全精品工程”……今年以来,禹城交通建设捷报频传。
从畅通群众出行路,到服务区域协同发展大局,再到“与世界对话”,禹城交通强市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如今,禹城四通八达、内畅外联的综合立体交通网已然成型,正将交通优势转化为澎湃产业动能,一个融合多业态的区域性物流枢纽加速崛起,驱动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生动诠释“交通兴则百业兴”。
镇街十分钟内上高速
7月10日清晨5点半,禹城市同利物流有限公司的运输车队驶出公司,从禹城北高速口进入“济南大北环”,一路前行过匝道驶入京沪高速,约3.5小时后抵达目的地。“半年前‘大北环’通车,司机每天能多睡半小时,还能准时把货送到北京。”公司总经理付正才笑着说。
“济南大北环”是车队司机们对济南绕城高速公路二环线北环段的简称,禹城段全长约9公里,新增的禹城北高速口串联起东吕高速、京沪高速、京台高速及在建的济南至宁津高速,并与市内主干道实现互联互通,对禹城加快融入省会经济圈具有重要意义。
道路通,百业兴。3年前,禹城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不足50公里;如今,京台、青银、济南都市圈环线高速3条高速穿境而过,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95公里,8个高速口分列四方,所有镇街10分钟内可上高速。
铁路建设同步起速。石济客专开通后,D1611次动车组驶入禹城东站,标志着禹城迈入“高铁时代”——德州到禹城仅需20分钟,为两地人才流动架起“高速通道”。此外,京沪高铁、京沪铁路、邯济铁路穿行,加上4条国省道穿境而过,让禹城实现30分钟到济南、40分钟到机场、90分钟到北京。
一条路能改变一个村庄、带富一方百姓。梁家镇立新村村委会主任孙德建对此深有感触。不久前,高铁路获评全国首批公路安全精品工程,该条路是连接京台高速禹城收费站与禹城高铁东站的一条重要通道,线路全长11多公里。立新村就位于高铁路沿线,该村是由周庄、徐庄、小苏、前张、五河和赵稍门6个村庄组成的“连庄村”,总人口2400多人,是传统蔬菜种植专业村。“原来雨雪天蔬菜运不出去,现在路通了,菜商愿意来,我们又新增了5个蔬菜大棚。”孙德建笑着说,修路带来的便利让他带领村民致富的劲头更足。
“5年来,禹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114.3亿元,新改建高速公路70.3公里、国省道44.8公里、建设农村公路道路493公里,综合立体交通网正加速形成。”禹城市交通运输局工程质量保障中心党支部书记庞臣臣介绍,目前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2188公里,公路网密度达221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省前列;县乡公路三级以上占比达到78.7%,实现了所有村居2公里内上干线路,所有镇街10分钟上高速的美好愿景,群众出行实现从“走得了”向“走得好”的转变。
快递配送率提升超五成
路,是出行的希望,更是发展的助力。在禹城,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农村公路,串起千家万户,连接起广阔乡村的新生活。
7月15日,早上7点,禹城汽车客运站内的电商快递物流共配中心一片忙碌。近3000平方米的分拣中心里,从济南各家转运中心来的货车依次卸货,包裹进入自动分拣线,约2小时后被装上开往辛店镇的公交车——拉着快递、载着乘客,约30分钟后抵达辛店镇电商快递物流服务站,经二次分拣后,再由通村小公交运送至村级快递服务站。
10点半,刁庄村村民刘蒙到站点取件,前一晚网购的人工耳蜗电池到货了,“孩子需要佩戴人工耳蜗,这种电池镇上买不到。现在快递直接到村,网购太方便了。”辛店镇电商快递物流服务站负责人刘新告诉记者,暑假是农村网购收件高峰,学生们放假返乡,每天快递量超千件。
“我们整合资源,把原镇级客运站升级改造为13个镇级综合服务站,利用村内党群服务中心和超市建成544个村级综合服务点,构建了市、镇、村三级快递物流服务体系。”禹城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贾学柱介绍,目前,全市形成1个集电商服务、智慧物流、快递分拣于一体的共配中心,融合中通、申通、圆通、韵达、极兔等5家快递企业,实现统仓共配、统一发货,分拣配送效率提升超50%。
“不论是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还是村村通公交、乡村产业振兴,都要建立在‘四好农村路’建设好、管理好、养护好、运营好的基础上。”禹城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刘学顺说,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028.9公里,行政村通公交率和快递网点覆盖率均实现100%。
“四好农村路”让“快递进村”变得容易,也让“快递出村”更便捷。在安仁镇物流快递综合服务站内的直播基地,一场场助农直播正在进行。“以前农户的农特产品都卖给批发商,现在快递下沉能保障农产品出得去、卖得好。通过直播销售渠道,农特产品价格比以前高不少,助农直播正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新农具’。”安仁镇直播带货员翟学燕说。
此外,借助覆盖城乡的共配网络,禹城还创立了“禹众不同”区域农产品品牌,已有30多家企业入驻。以供销社瑞联电子商务公司为例,夏季的月均订单量已达2.6万件,月均交易额突破130万元,与去年月均相比实现大幅增长。
物流园年交易额超十亿元
交通运输是现代物流的重要一环,加快建设交通强市,要确保交通物流畅通。
禹城百年调味品企业山东鸿兴源食品有限公司开通线上零售渠道仅2年时间,日订单达7000多单。“包裹从工厂出发,经禹城东或禹城南高速口,30分钟后直达济南转运中心,极大降低了物流成本。”该公司电商业务部主任李栋说,线上销售额持续增长,有望为公司发展提供更大助力。
交通赋能下,禹城现代物流产业正加速崛起。凌晨的禹城,中农智慧冷链物流产业园最是热闹:大货车、厢货车排起长队,临沂、济南等地的新鲜蔬果陆续送达,很快就摆在了园区集散中心的各家门店里。不多时,市区、镇街超市的采购车就来了,蒙阴鲜桃、寿光蔬菜被运往各处商超。
“农村大集上很多商贩也来这里进货,能辐射禹城及周边县市100公里,承载近500万居民消费需求。”中农城智慧冷链物流产业园商管总经理史守现介绍,今年年初开业至今,果蔬交易区日交易量达500吨左右,年交易量20万吨,年交易额超10亿元。目前项目二期正在建设,配套万吨冷库、联合集采、中央厨房、物流储运等,建成后将成为京津冀鲁地区冷链物流集散枢纽。
近年来,禹城实施服务业重点项目19个,除中农智慧冷链物流产业园外,还有海尔日日顺智慧物流科技产业园,春节期间为华北地区输送家电30万件,流通额达到75亿元;集原材料供应、生产交易、仓储物流、电子商务、金融服务于一体的京桦科技商贸城,已成功招引国药集团、西陇科学两家上市公司设立华北地区集散中心;公铁联运物流园去年已启动运营,拥有32个仓库,年铁路吞吐量达50万吨;德百物流园即将开工,预计全年可实现流通货物总额500亿元以上。一大批大项目、好项目的落地见效,为禹城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在禹城,一个融合工业物流高效流转、农产品物流新鲜直达、化工物流专业保障以及多式联运无缝衔接的区域物流中心正加速成型。“打造‘端到端’全程物流新模式,推进物流运输便利化成为禹城建设的重要一环。”禹城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高长征说,未来,禹城将以降本、提质、增效为导向,促进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完善促进交通物流发展政策、标准、制度,加快综合交通基础设施体系联网补网、融合协同;持续优化运输结构,推进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货物运输向铁路有序转移,以“大交通”赋能“大产业”发展。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张双双 通讯员|梁民 任悦 孙童 编辑|李榕
审核|钟伟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