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传情 家风育人 | 庆云县“一封家书”活动书写家校共育新篇章

7月19日,在德州市庆云县中丁乡大店小学,庆云好人之星郭天西和学生们分享“一封家书”背后的故事。从2020年开始,郭天西将“一封家书”活动引入该校后,就吸引了全校各年级学生的踊跃参与,累计参与人数达500余人,撰写家书700余篇,形成了“人人写家书、字字诉真情”的浓厚氛围。

在言语中构筑家校共育纽带

“现在通讯方式便捷了,但学生有很多想对爸爸妈妈说的心里话却碍于面子一直也说不出口,我想通过用书信的形式,将学生心里的所思所想写下来,拉近与家人的心理距离。”郭天西在谈及开展“一封家书”活动的初心时感慨地说。

“一直以来,大店小学坚持五育并举,积极营造家校共育良好氛围。下一步,学校计划专门设立‘家书文化墙’,定期展示优秀作品,同时开展书信写作评比、诵读会等活动,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双向奔赴。”庆云县中丁乡大店小学校长刘桂芳说。

在口耳相传间让家风代代相传

“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受到家风家教的影响,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这便是家风家教的力量,它不似课本般有明确的章节,却在日复一日的耳濡目染中,为孩子的人生写下最初的注脚,让每个生命都带着家庭的印记,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今年以来,庆云县教育和体育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家风建设中落地生根,以优良家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目前,庆云县40余所学校陆续开展写家书活动,截至目前,已累计撰写家书1.2万余篇。此外,各学校立足自身实际,探索开展了读家书、展家书、画家书、演家书系列活动,通过挖掘书信背后的家风故事和精神内核,让学生在口耳相传间汲取奋进前行的力量。同时,庆云县将家风教育列入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将收集到的“好家风”“好案例”编纂成册,编写校本读物,让好家风看得见、摸得着、传得开。

“每一封家书的背后都有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字里行间蕴藏着家书的密码。‘一封家书’不仅筑牢了家校共育的纽带,更让孝亲敬老、睦邻友爱的美德家风在笔尖流转,浸润每个家庭的精神土壤。”庆云县教育和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宁介绍。

在对话里夯实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因心理健康问题导致学生厌学、休学等问题时有发生,困扰着家长。

“一封封家书就像给孩子们的心灵开了扇透气的窗,平日里在课堂上,有些孩子明明紧锁着眉头,问起缘由却只是摇头,可把心事落在信纸上时,那些关于压力、困惑的词句反而更坦诚。当家长的回信带着温度传递回来,孩子们读着读着,眼眶亮了,嘴角也会悄悄扬起。书信成为了学生和家长交流沟通的‘桥梁’,也成为守护孩子心理健康的一道防线。”在谈到“一封家书”活动的好处时,东辛店华能希望小学教师刘静说道。

“一封家书”主题活动是庆云县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缩影。通过书信的形式,学生可以在信中坦诚倾诉内心的焦虑、迷茫,父母则通过回信传递理解与关爱,这种双向的情感交流,可以有效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强他们的归属感与安全感,而这正是庆云心理健康教育中以情感为纽带、促进心灵成长的生动实践。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全环境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探索育人新路径,推动以‘一封家书’主题活动为代表的校园文化活动常态化,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庆云县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韦毅表示。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沈伟艺 王旭东 编辑|陈锟
审核|李艺 终审|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