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河县晏城街道:创新“信用激励+”模式 激活基层治理活力

在新时代基层治理体系中,美德信用建设与志愿服务犹如车之两轮,共同推动基层治理向精细化方向发展。齐河县晏城街道不断探索“美德信用+志愿服务”新模式,结合敬老、助残、爱心公益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层文明实践中,通过信用激励与志愿服务的双向联动,成为创新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

美德信用+敬老行动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将这份美德深植社区土壤,晏城街道永乐社区与 “红色合伙人” 齐河银座超市开展共建,暖心开启 “敬老向善”爱心公益午餐活动,每次开展活动,都会为辖区内60岁以上长者及环卫工人送去关怀与温暖,共同开启这场暖心之旅。活动中,老人们和环卫工人陆续就座,大家一边品尝着热气腾腾的午餐,一边拉家常、话冷暖,志愿者们穿梭其间,“来!大家伙一块吃!吃得更香”“大爷大娘,馒头管够!” 一句句关怀的话语,伴随着热腾腾的饭菜,送到老人手中。社区居民与环卫工人围坐一桌,简单的大锅菜和馒头,吃出了家的温馨,也吃出了邻里间的深厚情谊,也为敬老美德事业注入持久活力。

美德信用+助残行动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扶弱助残的传统美德,营造关心关爱残疾人的良好氛围,晏城街道友谊社区定期开展“助残扶残,情谊暖暖”走访关爱残疾人主题活动。社区工作人员和网格员们前往辖区内残疾人家中进行入户走访。每到一户,她们都与残疾人及其家属亲切交谈,仔细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日常生活情况以及目前所面临的困难和需求。大家鼓励残疾人要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一句句暖心的话语,一个个真诚的笑容,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同时,社区还邀请了志愿者为残疾人朋友提供卫生打扫、免费理发服务。

美德信用+夏日爱心行动


为保障高温环境下户外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切实将惠民服务落到实处,晏城街道永庆社区、永吉社区、永盛社区、永福社区、永和社区、永嘉社区等多社区开展“夏日送清凉”活动,办公场所开放给环卫工人、建筑工人、快递小哥等户外劳动者进行纳凉,发放绿豆水、解暑水,用实际行动为高温下坚守岗位的人们和辖区居民送去关怀与慰藉。同时身着红马甲的“小小志愿者”也积极参与到送清凉的活动中,他们带着提前准备好的绿豆汤和藿香正气水,在家长和志愿者的带领下走上街头。看到正在清扫街道的环卫工人,孩子们便会主动跑过去递上绿豆汤。遇到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外卖员,他们也会及时送上清凉的饮品和防暑药品。孩子们稚嫩的声音和真诚的笑容,像一股清泉,让高温下奔波的人们感受到了别样的温暖与感动。

美德信用+幸福学堂


暑假期间,不少家长们面临着“看护难”的问题,晏城街道永嘉社区、永祥社区、永瑞社区、永乐社区、永和社区、永吉社区整合资源,依托社区家长学校,招募志愿者领办“幸福学堂”。暑期期间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爱国主题教育、急救安全知识宣传、主题阅读活动、象棋课堂、体育课堂、曲艺课堂、合唱培训、非遗掐丝珐琅体验等综合素质培养项目深受孩子们喜爱,既让孩子领略文化底蕴,又锻炼动手动脑能力。

相关负责人表示,美德信用建设的重要实践推动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下一步,晏城街道将继续秉持这份初心,继续在实践中积极创新基层社会治理途径,推动美德信用建设,激发群众自治的内生动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美德公益活动,不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孟志远 通讯员|刘键
审核|钟伟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