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夜晚,齐河县晏城街道永嘉社区青年夜校的教室里总是灯火通明,一场场兼具实用性与文化韵味的课程在这里精彩上演。随着最后一节非遗课程的结束,备受青年群体关注的永嘉社区青年夜校八月份系列课程圆满落下帷幕。本月夜校不仅聚焦青年需求,开设实用技能与文化传承两类特色课程,更巧妙搭建起青年参与社区治理的桥梁,让青年们在收获技能与手作的同时,主动融入社区、服务社区,在夜晚的时光里既找到心灵栖息地,更成为社区发展的“生力军”。
永嘉社区青年夜校联合县红十字会、团县委,带来超实用的“应急救援培训”课程,课堂上,专业的红十字救援讲师通过理论讲解与实操指导,手把手教授CPR心肺复苏操作要点与AED设备使用流程。青年朋友们全情投入,在模拟场景中反复练习,熟练掌握急救技能,全程参与的学员均获得官方认可的CPR+AED培训证书。青年群体用实际行动为社区安全筑起一道“青年防线”,切实将个人技能转化为社区服务能力。
非遗类课程更是人气高涨,自推出以来便吸引了众多青年报名参与,也成为青年参与社区文化治理的重要载体。“螺钿新说:青年共绘非遗新色”与“夜校竹作:编织青春与传承的交点”课程里,“红色合伙人”非遗传承人云廷臻老师现场示范教学,带领青年学员深入了解螺钿镶嵌、传统竹编的工艺精髓。
学员们亲手创作,在慢节奏的手工时光中,不仅完成了专属的非遗工艺作品,更暂时告别工作疲惫,亲身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治愈力量。课程结束后,不少学员主动表达期待,希望社区今后能常开设此类非遗课堂,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传统技艺;同时,大家纷纷提出愿意将自己亲手创作的非遗作品,放在社区文化角进行展示,让邻里共同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让青年力量成为推动社区文化传承与共享的重要纽带。
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夜校课程,既以实用技能为青年成长赋能,以非遗文化为青春注入底蕴,更成功引导青年从“课程参与者”转变为“社区共建者”。未来,晏城街道永嘉社区将继续倾听青年需求,打造更多有温度、有内涵的夜校课程,既为青年提供充电学习的平台,更搭建青年参与社区治理的舞台,让夜晚的时光成为青年收获美好、贡献力量、与社区共成长的新阵地。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孟志远 通讯员|刘键
审核|钟伟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