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邑县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城乡一体化为核心,以教育公平为目标,持续优化资源配置,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狠抓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教育扩优提质,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定步伐。去年以来,临邑县争取国家级试点1个,国家级实验区项目1个,2所学校获评国家级称号。
优化资源配置
推进优质均衡发展
临邑县持续加大教育基础设施投入,不断扩增公办学位供给,今年投资2600万元改建特殊教育中心,投资600万元改造师范附小洛源路校区。
优化城乡教育资源。根据办学办园实际发展需要,持续整合、更新中小学、幼儿园教学资源配置,优化改善办学办园条件,为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打好基础。
加快合作办学。深化实施集团化办学,县域内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全覆盖;采取“3对3”方式,积极对接济南市中小学,签订合作交流协议,促进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临邑县“一体化”贯通融合加强高中和初中衔接工作做法,作为全市基础教育工作典型经验在全市推广。
深化综合改革
推动教育扩优提质
加大试点创建。采取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方式,重点打造实验小学、师范附小等8个试点校,推动“央馆领航社素质课”在教育教学中深度融合,今年5月,临邑县获批成为2025年“中央电化教育馆领航社素质课”应用试点县。
推进实验区项目建设。启动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区德州市临邑县实验区项目建设,依托中小学信息科技、通用技术等课程,大力推进中小学生人工智能教育,计划打造10个项目试点校,目前已完成4个试点校建设。
强化培优提升。重点优化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开足开齐艺术、体育等课程,提早布局物理、化学等课程开设。组织10余次全县教学常规视导、专项业务指导等活动,举办中学各学科中考备考研讨,完成了艺术、体育中考改革项目。
注重特色办学。实施“一校一品”工程,在体育、科学、艺术等方面着力打造办学特色,县实验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实践案例”被市教育局推介,兴隆镇中心小学和临邑县实验小学2所学校获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加强队伍建设
筑牢学生成长根基
临邑县今年以来开展多轮师德师风专项整治、全县教师弘扬教育家精神系列活动、优秀教师典型宣讲等30余人次。选派骨干校长参加国家和省级培训20余人次,1人获评山东省首批协同育人名校长称号。
启动临邑县名师工作室教研活动,组织临邑名师开展同课异构、名师授课等教研活动30余次,指导基层中小学教师300余人次。
依托全县6个教学联盟,开展了教育教学业务交流共享活动,参与教师1000余人次。举办首届数学文化展示、思政首课负责制展示和学科教学评比等活动,2025年全县有90余名教师在市级以上教育教学业务评比中获奖。
持续加强县校两级教研员队伍建设,公开招聘12名教研员,充实到县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加大了校级教研员梯次培养,教研水平和能力不断提升;做好教师招引,新招聘37名公费师范生。
突出“五育”育人
赋能学生全面发展
临邑县重视推进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提升,严格规范落实全学段学生在校时间、睡眠时间和严控作业量等要求;提升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和近视防控成效,中小学全部开足开全体育课,全县5万余名中小学生参与每天不低于2小时综合体育锻炼,举办县级中小学生“嗨课间”团体展示、首届阳光体测班级联赛等大型活动;各级各类学校组织了校级运动会、体育社团展示活动、足球节等40余场次,保障了学生体育锻炼和体质提升。
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组织学生参加全市数学、科学、英语、信息技术等学科素养活动,50余名学生获奖;5月代表德州市完成2025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
锚定普及普惠
引领学前教育发展
持续加大公办幼儿园招生力度,开展了适龄幼儿摸底调查,启动学前教育法宣传月活动,应招尽招保证适龄幼儿入园。
依托德州市幼儿名师引航工作室,组织工作室成员幼儿园教师600余人次,开展了集体教研、讲示范课等活动。举办学前教研员、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大赛,评选7人到市参评并获奖。组织学前教育大教研活动,围绕幼小衔接、园本课程等开展9期学习研讨。
积极对接济南历下区教体局幼儿园游戏实验区,开展“线上+线下”10余次幼儿教研活动。通过专家引领、名师指导、专业帮扶等方式,加大省级优质幼儿园创建,今年上半年,全县6所城乡幼儿园顺利通过省级一类幼儿园复评,4所省级示范幼儿园申报复评和17所幼儿园新申报省级示范幼儿园验收工作基本准备到位。
坚持改革创新
促进职业教育发展
不断提升职业学校办学水平,优化专业学科教学,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今年,临邑县职业中专参加全市黄炎培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1个学生团队(4人)获评二等奖、教师组获评三等奖。2月份,在县职业中专成立临邑开放大学。
加大中职招生力度,由县政府牵头组织召开了全县中职学校招生工作会议,组织10余场招生宣传推介活动、10批次千余人次初中学校家长和学生到县职业中专参观,中职招生工作实现新突破。
构建协同机制
提升教育服务水平
持续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工程,不断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举办心理健康、校园安全、网络环境等实践活动30余场,服务学生5000余人次。加大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力度,组织了专项监管行动4次、联合执法活动3次,规范了校外培训机构从业行为。
不断推进教师资格准入体系建设,上半年,面向社会完成教师资格证认定166人次。发放落实各类学生春季资助资金556.99万元,惠及全县学前、义务、高中、中职学生7300余人次。
加大构建教育大安全治理体系,完成校园安全督导检查2轮、防溺水专项检查2轮,定期组织部门联动专项检查,开展学生应急演练,筑牢安全防线。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王露 通讯员|王亮 张绪勇 刘松松
编辑|马雨生
审核|李艺 终审|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