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筑成长桥梁 同启逐梦之旅 | 齐河各中小学校迎接秋季新学期

编者按 满怀着对新学期的期待,全县中小学生以崭新的面貌重返校园,宁静的校园再度被欢声笑语唤醒。9月1日以来,各中小学校精心策划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开学活动,为学生们开启成长新篇章。



红色教育点亮“开学第一课”

连日来,齐河县各中小学将红色教育作为“开学第一课”的核心底色,以沉浸式、体验式活动为载体,让红色基因在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在第五小学的操场上,一场寓意深远的“薪火相传”仪式拉开了2025年秋季开学典礼暨开学第一课的帷幕。老教师手持安全燃烧的火焰,郑重交到青年教师手中,青年教师又将这簇象征红色精神的火种传递给少先队员代表——传递的火焰明亮而稳定,这背后是科学教师孟卫振团队的巧思,“我们利用燃料特性与水的保护作用,让火焰安全传递,既教孩子科学知识,更让他们懂得革命精神就像这火种,要在传承中创新。”

火种传递完毕,“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的诵读声响彻校园。全体师生齐声朗诵《少年中国说》,铿锵有力的词句仿佛穿越时空,与80年前在齐鲁大地浴血奋战的抗日英雄隔空对话。“先烈以生命换来今日和平,我辈当以壮志开创未来!”学校党支部书记孟欣在仪式上深情寄语。

随后的“许愿气球”环节,将活动气氛推向高潮。五年级学生张小冉趴在气球上认真写下“守护祖国安宁”,和同学们一起松开手,五彩斑斓的气球载着“成为科学家”“传承中华文化”等纯真梦想,伴着孩子们对未来的向往,悠悠升空。



与此同时,永锋实验学校的“开学第一课”也在多点开花。在各中队的“忆峥嵘岁月,传红色抗战精神”主题班会上,辅导员们借助历史图片,将抗战英雄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红色故事我来讲”环节里,学生们争相分享杨靖宇、赵一曼等英雄的事迹,五三中队一名队员动情地说:“先辈用热血换来了今天的幸福,我要以他们为榜样,认真读书、强国有我。”

走出教室,红色教育的课堂延伸到了县国防教育基地。永锋实验学校少先队员代表佩戴红领巾,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聆听齐河本地抗战故事。“这些红色故事背后,藏着无数革命先烈的牺牲与坚守。”不少队员感慨。在队旗前,他们庄严宣誓,立志传承英雄精神,让红色基因浸润童心。

校园报告厅内,“红色小教员”王秋驰与孙艺菡的宣讲同样精彩。她们用鲜活的语言讲述革命先辈的事迹,台下学生听得聚精会神,互动问答环节更是踊跃举手。活动最后,《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激昂歌声回荡在报告厅内,唱出了新时代少年对祖国的热爱与祝福。

“红色教育不是‘一阵风’,而是全县中小学教育的常态化课题。”县教育和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坚持将‘开学第一课’作为红色教育的重要抓手,要求每学期各学校结合历史节点、地域文化与学生年龄特点,打造有主题、有特色、有温度的活动——既像第五小学那样将红色基因与成长实践、传统文化深度融合,也如永锋实验学校一般通过班会、研学、宣讲等多元形式让红色精神入脑入心。未来,我们将继续推动红色教育创新表达,让每一所学校都有独特的红色教育品牌,让红色血脉在一代代少年心中永续传承,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思想根基。”


“荧光绿”守护上学路

9月1日清晨,齐河各中小学门口热闹非凡,背着新书包的孩子们奔向校园,身着“荧光绿”的交警们有序指挥交通,成为开学首日最美的风景。为守护学子平安入校,齐河公安交管部门迅速行动,以“护学岗”织密安全网,让新学期温暖启幕。

在潘店中心小学门口,交警一边指挥接送车辆有序停靠,一边牵着低年级学生过马路。针对开学交通高峰,齐河交警提前摸排各校上下学时间,按“定岗定责、分时管控”原则,在全县74所中小学、幼儿园周边设“护学岗”,执勤人员提前到岗疏导交通。

车流密集路段,交警化身“交通管家”引导车辆“即停即走”;遇学生过马路,主动上前护航。各镇街也联动派出所、交通安全劝导员,在乡镇学校门口增设执勤点,指导家长规范停车。

“往年开学总堵车,今年有交警在,几分钟就送完孩子,特别放心!”不少送孩子上学的家长说。

我县公安交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持续对全县学校及校园周边路段开展“护学岗”工作,同时严查酒醉驾、超员、涉牌涉证等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全力为开学季营造平安稳定、文明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


4000余名教师“充电蓄能”

连日来,全县各中小学校聚焦专业素养与育人能力提升纷纷组织教师培训。4000余名中小学教师以“充电”模式迅速收心归位,为做好新学期教学工作赋能。

“班主任是学生成长路上的‘灯塔’,管好班级,更要暖住人心。”8月28日,第三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会议室里,一场以“新程启航 共育成长”为主题的班主任暨少先队辅导员培训会举行。学校教育处主任杭莹莹围绕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意义展开分享,从“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情绪变化”到“搭建家校沟通的暖心桥梁”,用真实的教育案例,将“爱心、耐心、责任心”三个关键词深深印在老师们心中。台下,百余位班主任、辅导员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我们要当好孩子成长的陪伴者。”刚接手班主任工作的青年教师孟欣宇感慨。



在建设教师队伍过程中,县教体局扮演着“统筹引导者”与“资源支持者”的角色。此次各学校开展的教师集中培训,是该局立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目标,通过政策引导、资源协调,鼓励学校自主推进的重要实践。

不同于“全面覆盖式”统一培训,县教体局更注重“精准赋能”:一方面明确培训核心方向,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作为思想引领核心,同步聚焦师德师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理健康教育等关键领域;另一方面尊重学校自主性,支持各校根据学段特点和需求,定制个性化培训内容——例如小学阶段侧重“幼小衔接”相关课程设计,中学阶段聚焦“教研创新”“青春期心理疏导”等实用技能。

紧扣教学质量“核心点”,第六小学于8月25日至29日,以“赋能成长、聚力提质”为目标开展分层培训。8月25日,副校长王卫红围绕课题研究、校本教研、教师成长三方面,强调教科研需扎根课堂;8月26日,针对教研组长与备课组长开展专项培训,明确其“领航员”“协调者”“把关人”职责,助力骨干引领学科发展;8月29日,各教研组以新学期第一单元为核心展示集体备课成果,围绕课堂互动、分层教学等议题研讨,将团队智慧转化为教学实效。

此外,瞄准教师成长“关键期”,齐河织密岗前培训“保障网”。为确保新教师与转岗教师顺利开展新学期教学工作,8月28日至29日,齐河县教育系统在永锋实验学校报告厅集中开展两大重点培训:2025年音体美转岗教师培训与2025年秋季省属公费师范生新教师岗前培训。培训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为核心主旨,既注重师德师风的引领,又聚焦专业能力提升,针对音体美学科教学特点、中小学课堂教学规范、学生学情分析等内容开展专项指导。

县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继续以教师需求为导向,优化培训体系、创新培训模式,持续推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为县域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钟伟 王岳琪 通讯员|卜庆慎 陈璐 黄素敏 张文宠
编辑|李晓楠
审核|杨永峰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