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县光明幼儿园聚焦科学启蒙教育,将科学探索融入幼儿游戏与日常生活,形成了以“科学探索游戏”为特色的办园模式。幼儿园秉持“科技启迪智慧 探索创造未来”的教育理念,通过沉浸式环境、系统化课程和生活化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接触科学,在探索中爱上科学。
创设探索环境,让科学触手可及。幼儿园注重用生活化材料搭建科学探索的“第一现场”,让孩子们随时能动手、随处可探索。晨间活动时,孩子们用自制“天气转盘”记录阴晴雨雪,在画符号、做标记中观察天气变化;户外区域里,树皮拓印、树叶分类等活动,让孩子们在触摸自然中感知植物特征;光影魔法屋、古法造纸工坊等专用空间,更是为孩子们提供了探索光影、感受传承的固定场所。这些环境不是“摆设”,而是孩子们能直接参与、动手操作的科学探索平台。
构建课程体系,让科学有“序”可寻。为让科学启蒙更贴近幼儿认知特点,幼儿园构建了覆盖光影、声音、磁力、颜色等十大主题的科学探索课程体系,开发《神奇的泡泡》《纸张大力士》等30余节精品课例,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点燃思维火花。光影主题活动里,孩子们玩手影游戏、编演皮影戏《玩转西游》,感知“光沿直线传播”的特点;古法造纸工坊中,捶打树皮、制作纸浆,体验传统工艺。这些课程让科学知识在游戏中可感可学,形成系统启蒙路径。
融入日常生活,让探索成为习惯。幼儿园坚持“生活即探索”的理念,把科学探索延伸到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沙水区里,“小工程师”们合作搭建“护城河”时,会自然观察哪些东西能浮在水上、哪些会沉下去;风力游戏区中,孩子们用空气沙发做实验,在充气、放气的过程中感受气压变化,主动提问“为什么风能把沙发吹鼓”;午餐后的散步时间,树影长短、树叶纹路等自然现象,常成为孩子们讨论的话题,每个“为什么”都是他们探索的起点。
在光明幼儿园,科学探索已成为孩子们日常游戏的一部分。通过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活动,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更增强了勇于尝试的探索能力。学校将继续深耕科学游戏特色,让更多幼儿在求知中茁壮成长。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刘春杨 通讯员|侯玲珊 编辑|张洁
审核|刘春杨 终审|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