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禹城市解放路中学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繁忙:塔吊高耸、机械轰鸣,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施工。作为今年禹城城建重点工程,该校将建教学楼、综合报告厅、风雨操场、游泳馆等现代化教学设施,配套道路、绿化工程。“建成后将设置18个初中班,新增900个学位,能极大缓解城区学位紧张,进一步优化教育布局。”禹城市教育局局长王志勇说。
同一时间,禹兴街道石屯小学的新篮球场上,孩子们笑声阵阵。体育教师李彪正耐心指导学生运球传球:“注意带球节奏,看好同伴位置,传球要精准!”校长秦杰介绍,球场铺着防滑耐磨的悬浮地板,而这只是校园变化的一角——教学楼外墙焕新、塑胶跑道全面修复,学校还专门开辟了“快乐小菜园”劳动实践基地,让孩子们种植地瓜、大葱等作物,在劳动中体验耕耘的快乐;文体功能室全面升级,新增钢琴、羽毛球拍等器材,课余生活更丰富。
这些改变,是禹城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的缩影。今年以来,禹城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契机,破解发展难题,构建 “城乡一体、质量共进”新格局。“十四五”期间,教育支出逐年递增,累计投入教育建设资金近7亿元,新建徒骇河小学、督杨实验学校等学校12所,新增优质学位超2万个,完成60余所学校的标准化改造。2025年全市翻新校舍17万平,新增篮球场、排球场超80个,学校成为禹城最漂亮的建筑,校园成为禹城最美丽的风景。
硬件是基础,师资是灵魂。禹城一中地理教师王思军,来自黑龙江齐齐哈尔,2004年大学毕业后,他选择留在禹城,至今已扎根21年。“这里的学习氛围浓厚,教育资源持续优化,让我很有归属感。”王思军坦言。多年来,他获评“德州市教学成果突出个人”,拿下优质课一等奖,更见证大批学生成长成才。
禹城始终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程,通过“引、育、留、用”多措并举,全面强化师德师风、完善培训体系、健全补充机制。今年以来,已组织开展各类教师培训超100期,参训8600人次,打造2节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10余名教师获省级以上教学荣誉。如今,全市5000余名专任教师组成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队伍,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与此同时,禹城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创新实施“乐考”方案和无纸笔测试,让学习评价更具趣味性和实践性,教育质量和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好家门口每一所学校,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是我们的梦想,更是我们的责任。”王志勇表示,禹城将继续探索教育发展新路径、创新工作方法,充分借助各方资源、动员各界力量,夯实教育基础、补齐发展短板,真正把“家门口的好学校”办到群众心坎上。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