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党建引领“小工坊” 赋能乡村“共富路”

近日,武城县广运街道东关村共富工坊内,来自本村及邻村的50余名村民围坐在一起,熟练地进行食品包装袋加工。

今年以来,东关村创新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由村党支部统筹协调,成立专业合作社负责具体运营,村民以劳动力入股参与分红。同时,为了确保工坊顺利运转,村里积极盘活闲置房屋,配备工作台、照明等设施,创新搭建共富工坊平台。

“我们实行计件工资制,多劳多得。”东关村党支部书记李洪新算起“经济账”,“完成一个食品袋加工可赚四毛五,熟练的工人一天能做2000多个手提袋,月收入能达到2000元左右。”为激发村民积极性,工坊还开展“师徒结对”帮扶,定期评选“生产能手”并给予奖励,形成“传帮带”的良性循环。

更值得关注的是工坊的“固定+灵活”用工模式。村民既可选择在车间集中作业,也可领料回家利用零散时间加工,有效破解务工与家务的时空矛盾。28岁的宝妈小史对此深有体会:“这种灵活方式让我既能照顾家庭,又能获得稳定收入,真正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工坊还充分考虑农村生产生活规律,允许村民农忙时节请假务农、家中有事随时处理,这种“弹性工作制”既保障了稳定收入,又实现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切实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虽然起步时间短,但东关村共富工坊已经显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目前,已稳定解决本村及周边村庄50余人就业,月加工食品包装袋达45万余个,产品合格率达到98%以上。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崔建帅 殷金蕾 编辑|崔广旭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