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头奶牛贷来300万元 | 乐陵发放首笔奶牛活体抵押贷

秋分时节,玉米地泛起一片金黄,又到了储备青贮饲料的关键期。往年一到这个时候,乐陵市金亿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候金场就发愁。

金亿奶牛合作社成立于2006年,从最初仅有的二三百头奶牛,发展到如今存栏量4500头的规模,候金场凭借的是胆大心细、吃苦耐劳的劲头。然而,规模扩大带来的是成倍增长的资金需求。

“一个月内,必须备足4500头奶牛一年所需的青贮饲料,资金周转压力非常大。”候金场站在标准化牛舍前,望着正在悠闲进食的奶牛,算了一笔账:一年青贮饲料需要3万吨,按照每吨470元计算,仅此一项就需要1400余万元。

短时间内筹措这样大额的资金,对候金场来说非常困难。“饲料足,牛才好,奶才好。草料断供,牛奶品质就会产生波动,好不容易建立的供应渠道可能失守。”他感慨。

“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这句银行业曾经的“行话”,道出了活体资产难以抵押贷款的困境。由于活体畜禽存在价值评估难、风险管控难、资产处置难等问题,银行机构长期以来对活体抵押贷款持审慎态度。候金场也曾为资金问题四处奔波,找银行、求亲友,甚至不惜背上“人情债”,但仍然难以满足庞大的资金需求。

转机出现在今年8月。在乐陵市畜牧业发展中心的积极推荐下,金亿合作社凭借其良好的经营状况、较强的发展潜力和优质的信用记录,成功入选山东省奶牛养殖白名单,成为重点金融支持对象。以此为契机,农业银行乐陵市支行主动创新信贷模式,针对畜牧业特点和需求,量身定制了活体畜禽抵押贷款产品,率先破题“活体抵押”难题。

今年9月初,候金场以一个牛棚的280头奶牛作为抵押,成功从农业银行乐陵市支行获得300万元贷款授信,标志着乐陵市首笔活体奶牛抵押贷款正式落地。

“别看牛是活物,现在每一头都配有电子耳标,就相当于它们的‘身份证’。”候金场指着牛耳上黄色的标识介绍,“数量、品种、健康状况等数据,通过智慧畜牧平台实时可查,银行随时都能掌握抵押资产的状态。”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对抵押牛群的全程动态监管,彻底解决了活体资产“看不清、管不住、处置难”的问题,为银行贷款提供了可靠的风险控制手段。

这笔300万元的贷款,期限三年,支持循环使用,随借随还,极大缓解了合作社流动资金压力,也显著降低了融资成本。“这真是一场‘及时雨’!”候金场高兴地说。

更让他信心倍增的是,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对奶牛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去年,借助“奶业大县整县推进”项目,金亿合作社免费获得了一台价值400万元的收草设备;每吨青贮饲料还可享受50多元的补贴,今年预计可获得补贴140余万元。在多项惠农政策的共同支持下,合作社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如今,金亿合作社每天产鲜奶60吨,主要供应雀巢等知名企业,预计年销售额将突破7000万元。通过持续改良奶牛品种和提升饲养管理水平,每头牛的年产奶量已达11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有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有金融活水精准灌溉,我们合作社发展会越来越好!”候金场望着体型健壮的奶牛,底气十足地说。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于春芝 通讯员|焦万胜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