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河华店镇的这“两本账”,咋算农民都受益

9月20日,齐河县华店镇老张村的玉米地里,村民张领看到颗粒饱满的玉米棒,黝黑的面庞上瞬间绽开笑容:“托管的地真是争气!咱当‘甩手掌柜’,收成反倒更旺,年底还能拿分红,太省心了。”

张领的话,道出了很多村民的心声。近年来,华店镇以“党组织+合作社+社会化服务”为引擎,创新实践“全托管+半托管”的土地经营模式,走出一条生产效率与农户收益同步提升的双赢路。而能让农户心甘情愿交出“田管家”身份的,是两本怎么算都不吃亏的账——节省开支的成本账和增加收入的收益账——无论选哪种托管方式,农户都能拿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全托管”解忧

老农民当上“甩手掌柜”

一大早,华耀农业服务联合社理事长袁本刚的身影就出现在玉米地里。“今年光照足、积温高,玉米灌浆特别充分,亩产直奔1900斤!”袁本刚难掩喜悦,“联合社这几天正组织无人机开展最后一遍病虫害防控,为丰产丰收保驾护航。”



而在2023年前,村里像张领一样的老人还在为种地发愁。“60岁的人天天在地里追肥打药,一亩地累死累活赚不到一千块钱。”张领说。转机发生在2023年10月,华店镇在老张村试点“全托+保底+分红”土地托管模式,由村集体牵头整合零散地块,统一托管给华耀联合社。按照约定,粮食收获后先支付农户保底土地收益和托管服务费,剩余利润再按农户40%、村集体经济组织30%、联合社30%的比例分配。

“地交出去还能自己做主不?”“天旱绝收了咋办?”村民大会上,张领一连串疑问道出了大伙的心声。面对乡亲们的疑虑,袁本刚拍着胸脯立下军令状:“每亩保底1200元,减产我们赔,收益好了大家一起分红。”这份实打实的承诺,让21户村民吃了定心丸。很快,老张村300亩原本零散破碎的土地连成片,正式交由华耀联合社统一托管。

规模化托管带来的是全产业链的提质增效。华耀联合社接手后,立刻启动耕、种、防、收、销全流程服务:统一更换耐密植的优质新品种,从源头提升产量;铺设滴灌系统精准输送水肥,比传统大水漫灌节水三成;无人机喷防3天就能完成全村地块作业,效率是人工的数十倍。如今再走进玉米地,张领的脸上满是笑意,他随手掰开一个玉米棒,金黄的籽粒密密匝匝挤得紧实。“从前这时候,全家老少都得下地忙活,现在我当‘监工’看看长势就行。保底收益加工钱,再加上分红,每亩比以前多挣五百块。今年玉米长得这么好,分红肯定还得涨。”张领高兴地说。

据袁本刚介绍,2024年老张村托管土地的农户每亩综合收益已达1500元,村集体也借此增收3万多元。“土地托管可真是解决了大问题!” 老张村党支部书记张涛感慨道,“现在不少农户种地意愿低,零散土地更是没人好好管,托管模式通过规模化种植,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收益。”

菜单式服务

灵活托管激活土地效益

土地托管并非只有“全托”一条路。华店镇东赵店村、后庵村等6个村的农户,则选择了更灵活的“半托管+粮食订单”模式。

“深耕整地、宽幅种肥同播、病虫害统防统治、节水灌溉……需要啥服务就选啥。”袁本刚介绍,华耀联合社将农资供应及耕、种、管、收拆解成服务菜单,农户按需勾选。在粮食归仓时,由村集体与联合社签订订单,以高于市场的价格回收粮食。



华耀联合社的账本清晰记录着“半托管”的增收密码——通过统一供应优质农资、开展规模化机具作业,小麦、玉米两季种植每亩可减少成本约130元;联合社整合下游加工企业资源,对订单粮食溢价回收,仅小麦一项,村民每亩可增收约120元,村集体每亩同步增收24元;依托规模化土地资源,联合社打造强筋优质麦良种繁育基地与优质麦种植基地,延伸粮食加工环节后,一亩小麦额外增收60元不在话下。

“这种‘点单’模式效果显著,农户既能保证种植的灵活性,又能在关键环节获得专业服务,村集体也依托组织协调和订单溢价,走出了一条增收新路径。”袁本刚表示。

“共富学堂”赋能

新技术助力节本增效

在华耀联合社的试验田里,一套黑色管网格外醒目。袁本刚俯身拿起一根细管介绍:“这是毛管,每30厘米有一个出水孔,能精准滴灌到麦根位置。相比大水漫灌,它的灌溉速度快3倍,可省水30%,一人一天能管理200亩地。”

除了滴灌技术,联合社前两年引进的“玉米增密精准调控水肥一体化技术”同样成效显著。通过GPS精准测位规划,实现播种与滴灌设备架设同步进行,不仅提升了设备铺设精度和施水效率,还大幅减少了人工投入。应用这项技术后,玉米亩均株数从4200株提升至6000株。“我们还推广了固定式喷灌、地埋式渗灌、浅埋式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以及小麦宽幅种肥同播技术,节水、省工、增产效果明显。”袁本刚表示。

为加速技术落地,2024年2月,华耀联合社组建由农技专家、农机能手、种粮大户构成的“职业农民讲师团”,在华店镇创办“华耀托管共富学堂”。截至目前,已开展培训9场,2000余人次参加。学堂摒弃传统教室模式,直接在垄埂上授课,讲师用通俗语言拆解精量播种、水肥调控、绿色防控等技术要点,结合实操示范开展教学。

技术推广与土地托管形成联动效应。目前,华店镇土地托管已覆盖19个村、15192 亩土地,平均带动每个村集体年增收超5万元。“今年力争全镇托管面积新增5000亩,实现农户、村集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方共赢。”镇人大主席高加顺说。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编辑|孟志远 王岳琪 通讯员|吕金泽 尹志轩
审核|钟伟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