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津县渡口驿乡:“流动服务站”将政务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今年以来,夏津县渡口驿乡创新推出政务服务“便民流动服务站”模式,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开启便民服务“直通车”,穿梭于全乡15个村,将政务窗口延伸到群众家门口。

服务内容“精准滴灌”,回应群众“心头盼”。 “便民流动服务站”并非简单的“移动窗口”,而是以问题为导向、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的“服务包”。服务站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收集群众需求“清单”:线上依托工作群发布服务站进村的具体时间与地点;线下联动网格员、村“两委”成员、包村干部等力量上门问需,收集群众待办民生事项,汇总形成服务事项清单。服务内容从最初的养老保险认证、医保政策宣传,迅速拓展至高龄补贴申请、残疾证办理初审、计生服务咨询等数十项高频民生事项,确保服务事项精准、服务落实到位。

运行机制“灵活高效”,打通服务“最后一米” 。一方面,根据各村人口分布、办事需求集中度,精心设计流动服务路线与排期表,通过村广播、微信群、公示栏张贴等方式提前预告,确保服务信息精准触达群众。同时,以乡便民服务中心业务骨干为核心,整合包村干部、村“两委”成员、网格员、党员志愿者等多方力量,组建“1+N”服务团队,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另一方面,建立联动闭环机制:对服务站现场无法即时办结的事项,规范登记、转办、跟踪、反馈流程,与乡便民服务中心后台无缝衔接,形成“前端收集—中台转办—后台处理—前端反馈”的服务闭环,确保便民服务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治理效能“多维提升”,凝聚民心“零距离”。 “便民流动服务站”模式的推行,不仅是政务服务方式的转变,更成为渡口驿乡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有力抓手与生动实践。新模式打破了以往“坐等群众上门”的工作模式,推动更多服务者主动下沉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便民流动服务站”模式实施以来,全乡15个村的服务群众水平显著提升:村“两委”在收集群众需求的过程中,能够更直接地掌握村庄动态、了解群众思想状况与潜在矛盾,为村级组织决策提供鲜活的第一手资料。(孙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