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津:“三秋”生产举措实 生产丰收底气足

“以前种庄稼靠经验,现在乡里安排了干部包田到户,连地块墒情都摸得清清楚楚,遇到问题随时能找到人,我们心里更有底了!”渡口驿乡种植大户孙大姐的话道出了农户心声。该乡建立的“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田”机制,全面摸排地块情况的做法,为抗灾夺丰收打牢了基础。

针对持续阴雨天气影响,夏津县通过村广播、微信群等渠道及时传递天气信息与农技要点。“每天都能收到抢收技巧和秋种注意事项,像‘适期晚收防霉变’‘墒情不够不播种’这些知识,帮我们避开了不少误区。”渡口驿乡渡口驿村村民宋大爷说。“点对点”的宣传方式,被农技人员称赞为“把技术送到了田间地头,让农户听得懂、用得上”。

由乡村干部、专业农技人员及“土专家”“田秀才”组成的指导小队,成为破解生产难题的关键力量。“我家地块积水多,指导队教我们挖沥水沟,不然玉米真要烂在地里了。”刚完成抢收的农户张大哥感激地说。这种“分类指导、精准施策”的模式,有效破解了机械调度、排水散墒等痛点,极大降低了灾害损失。

“每日研判”机制则保障了生产动态全掌握。“从作物成熟度到农机调度情况,每天都有清晰数据,遇到问题能快速响应。”渡口驿乡分管农业的工作人员介绍。这种高效的调度方式,实现了信息畅通无阻,为决策部署提供了精准支撑。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张攀 编辑|梁思佳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