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李兴智:再回母校校园




再回母校校园

□李兴智

第39个教师节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走进位于德州市陵城区糜镇吉祥社区东北角的糜镇明德小学。

明德小学前身为兴建于1973年的糜镇联中。1987年,糜镇初级中学新校区建成,这里改办为糜镇小学。2006年,因校舍老旧,糜镇政府投入资金并积极争取相关善款,对学校进行彻底改造,修建新教学楼、综合楼各一座,建成高标准新校园,并且根据善款方规定,这里更名为明德小学。

这里是我的母校,校名虽改,校园尚在。我曾于1974年至1978年在这里上过两年初中、两年高中,也曾于1982年至1986年在这里任教。前后8年,这片占地15725平方米的校园,每一寸土地都留有我的足迹。

倘佯在母校校园,1974年上学时开学第一课,校长崔宝海老师的话语犹在耳边。1937年7月,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不久,校园所在的这片土地就沦为日本鬼子奴役和屠杀糜镇一带百姓的据点。他们在此修筑炮楼,驻扎军队,时常出击,四处剿杀抗日军民,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1945年7月下旬,八路军渤海军区某部经过浴血奋战,歼灭盘踞在炮楼的日伪军,一举炸毁炮楼,拔除鬼子据点,解放了糜镇一带的人民。

在此上学和教学的八年间,每每在校园内看到日本鬼子炮楼的那些残砖断瓦;在外工作的几十年时间里,每当想起母校校园的这片土地,那段悲壮的历史总会让我心潮难平,思绪万千。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残砖断瓦作证:校园是家乡学子永恒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倘佯在母校校园,上学时勤工俭学、建设校园的情景历历在目;教学严谨认真、各有所长,让学生可敬可亲的李长信、李长旺、阮德才、刘玉富、齐书荣等老师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

4年的中学时光,正是糜镇联中初建到建成完善的关键时期。4年间,老师在教学的同时,带领我们修建校舍、会议室、实验室、图书室、师生伙房等共计48间。由1974年我入学时的24间校舍,增加到72间,并且修建起了400余米的学校围墙,把糜镇联中建设成为当时一所远近知名的标准化校园。

4年的校舍建设过程中,运建材、铺地基、打夯、砌墙、上梁、挂瓦,师生共同劳动,老师就是师傅,学生就是徒弟。4年时间,学生几乎都成了“拿起瓦刀能砌墙,操起泥板能泥房”的建校能手。4年时间,仅我自己累计到距学校约5千米的糜镇东窑厂推砖40余趟,推砖2500余块。

4年的中学时光,4年的学习和劳动经历,不但学到了一定的文化知识,而且还掌握了一定的劳动技能。同时,在老师身上我也学到了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劳动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一生受益不尽的宝贵财富。

倘佯在母校校园,站在以前教室的位置,我仿佛能听到当时教室里那琅琅的读书声,听到学生上晚自习时寂静的教室里用于照明的汽灯所发出的“嗞嗞”的燃烧声。我仿佛能看到三尺讲台之下学生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在教师宿舍兼办公室的位置伫立,我好像又看到了深夜那一排排教师宿舍里的煤油灯下,老师们专心备课、批改作业时的情景。

上世纪80年代初期,作为一名师范学校毕业,刚刚成为人民教师,又回到母校任教的我,和学校老师们一道积极进取、顽强拼搏,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坚持吃住在校,刻苦钻研业务,一心扑在教学上。4年时间,我两送初中毕业班,且均取得较好成绩。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我被评为模范教师,并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我无愧于我的母校。


1985年5月1日,糜镇联中全体老师合影。中排左四为时任文教总校长崔宝海老师,左二为作者

倘佯在母校校园,走进学校综合楼的“明德国学堂”,看到墙上悬挂的“陵城区传统文化学科基地”“山东省传统文化体验教育实验学校”“北师大传统文化进课堂教育基地”三块牌匾和其他一块块奖牌,感到学校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品牌鲜明,教学及各项成绩显著。惟愿母校更上层楼,明天更美好!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母校,献给母校这片热土,献给辛勤工作的老师,献给第39个教师节!

作者简介李兴智,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德州市作协会员,曾任陵城区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委员。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