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工匠、古籍修复师郭玉玲:守护典籍 延续书香文脉

5月24日上午,郭玉玲正坐在她的古籍修复工作室内,耐心修复一本残破的古籍。虫蛀鼠咬过的书页满是漏洞,在经过湿润、平整、贴纸、补洞、压平等一系列步骤后,便修复完成,完全看不出它曾经被修补过。

古籍修复是比较冷门的专业,郭玉玲接触这一行,完全是个意外。她之前做过书画装裱,由于活计干得漂亮,2009年由市藏书协会推荐赴北京拜张炎曾先生为师学习古书籍修复。“半路出家”的郭玉玲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提升技艺水平。

10年来,郭玉玲整理修复的作品有明万历年间的刻本《史记评林》,清内务府刻本《词林古典》,乾隆的刻本《明诗宗》等500余套,她的古籍修复水平赢得了京津冀鲁浙等地专家的一致好评。近日,郭玉玲获评德州工匠

“古籍修复讲究的是书籍修复前是什么样,修复后还要保持什么样,必须遵循的主要原则是修旧如旧,就是经过修复的书籍在外观上尽量维持原貌,从而保证图书的资料价值、文物价值不因修复而受损。”郭玉玲说。

古籍破损的原因多样,大致有鼠啃、虫蛀、酸化和霉蚀等几类。针对不同情况,郭玉玲制定不同的修复方案。一些破损严重的古籍,书页粘连在一起,要用“干揭”“湿揭”“蒸揭”等手法将其妥善分开,为每张书页编号后,才能正式修补。

在案台前,郭玉玲一坐就是大半天,由于工序繁琐,忙活一天,有时仅能修补完成一页。“干我们这行需要耐得住寂寞,静下心来,否则就会把书籍损坏。”郭玉玲说。

如今令郭玉玲担忧的是,古籍修复人才匮乏。“修复是个功夫活,赚钱少,难养家,另外就是枯燥。”郭玉玲说,希望会有更多人参与到古籍修复中来。

记者|郭庆萍 通讯员|王美林 编辑|唐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