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记录!2019中国·德州京津冀鲁资本与技术交易大会开幕

6月3日, 2019中国·德州京津冀鲁资本与技术交易大会在我市开幕。大会由省科技厅、地方金融监管局和德州市政府共同主办。

国家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副主任李有平,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党委委员、秘书长商敬国,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翁啟文,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陈宝智,省科技厅一级巡视员张士新,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葛志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刘红,民生证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冯鹤年,首都金融服务商会会长刘光军,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单忠德,亚洲金融合作协会副秘书长庞魁霞以及京津冀鲁89家高校院所、科技金融机构、科技服务机构,44家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企业,212家股权投资类机构、证券公司、期货、融资租赁公司,省内15市科技局、地方金融监管局的领导和嘉宾,共计1100余人应邀出席大会。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等30多家媒体到会报道。

市委书记陈勇,市委副书记、市长刘炳国,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韩建亭,市政协主席翟长生,市委副书记张传忠等几大班子领导,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和中央、省驻德有关单位、部分重点骨干企业主要负责人出席活动。

开幕式致辞及讲话



国家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副主任李有平致辞



市委书记陈勇致辞


陈勇在致辞中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莅临会议的领导、嘉宾表示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德州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市委副书记、市长刘炳国主持



山东省科技厅一级巡视员张士新致辞


山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葛志强致辞


副市长马俊昀推介德州市新旧动能转换项目


本次大会以“资本技术融合创新助推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由中国·德州第九届资本交易大会和第四届京津冀鲁技术交易大会两大活动组成。将举办资本技术融合创新助推新旧动能转换主题论坛等22个专场活动,推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260项,发布企业创新需求468项,推介重点融资项目248个,融资需求506亿元,1800余家企业将参与对接。


主旨演讲


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翁啟文围绕《新时代 新产业 新科创》做主旨演讲,中国建设银行总行金融科技创新委员会副主任崔志刚围绕《金融科技驱动新金融服务》做主旨演讲,民生证券董事长冯鹤年围绕《抓住科创板机遇,推动资本技术融合创新》做主旨演讲。



翁啟文作主旨演讲


崔志刚作主旨演讲


冯鹤年作主旨演讲

会议内容

第九届中国·德州资本交易大会和第四届中国·德州京津冀鲁技术交易大会。

大会主题

资本技术融合创新助推新旧动能转换

大会地点

德州市委党校、凤冠假日酒店、富豪康博酒店、凯元温泉度假村、柳湖书院、凤都酒店、中元科技创新创业园。

签约名单


市财金公司与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公司签订10亿元产业投资基金合作协议;

德达公司与北京中海金岳投资公司签订10亿元科技养老示范基地战略合作协议;

市交投集团与国融证券签订发行12亿元公司债券协议;

市城投集团与华泰证券签订发行15亿元公司债券协议;

市融资担保公司与青岛半岛港湾公司签订10亿元缓释基金合作协议;

德城区政府与河北宝骏股权投资签订10亿元新旧动能转换基金协议;

禹城市城市发展公司与北京柒零鸿商投资公司签订18亿元新材料产业园建设项目协议;

乐陵市政府与省农担签订5亿元金融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

齐河县城投公司与民族证券签订发行20亿元债券项目协议;

德州开融投资公司与天勤股权投资签订50亿元新旧动能转换新兴产业母基金合作协议;

武城县四女寺政府与东源华信公司签订11.2亿元芳梦田园小镇股权融资协议;

庆云县庆投公司与国开行济南分行签订6亿元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融资协议;

平原县经济开发投资公司与齐民投投资签订10亿元创业投资基金合作协议;

临邑县索通发展与华泰联合证券签订发行9.45亿元可转债协议;

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首都金融服务商会签订金融服务基金合作协议;

保龄宝与中国食品发酵研究院签订“高效赤藓糖醇新菌种构建及工业化应用”成果转化协议;

氢普新能源与中国工程院陈清泉院士团队签订“氢璞创能氢燃料电池”成果转化协议;

佳纳环保与中科院理化所签订“循环综合利用环保设备研发及产业化”成果转化协议;

品创科技与移动源污染排放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签订“移动源尾气处理技术国Ⅵ分子筛项目”成果转化协议;

希森集团与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签订“盐碱地马铃薯绿色生产及土壤生态修复技术集成与示范”成果转化协议;

通裕重工与山东大学材料与工程学院签订“高性能海上风电系列主轴研发及产业化”成果转化协议;

聚辰电缆与中科院电工所签订“石墨烯屏蔽中压负荷电力电缆技术”成果转化协议;

宝鼎重工与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翟同广团队签订“高性能齿轮钢研究与应用”成果转化协议;

瑞博龙与清华大学化学系签订“活性成膜助剂等产品的合成工艺研发”成果转化协议;

福洋生物与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签订“碳源协同利用高效生物合成肌醇项目”成果转化协议;

玲珑轮胎与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所签订“烯烃液体橡胶和高性能绿色轮胎的研发及产业化”成果转化协议;

鲁控电力与重庆大学输配电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签订“高性能棉籽绝缘油配电变压器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协议;

盛达联创与天津大学环境工程学院签订“沸石转轮废气处理技术”成果转化协议;

山东鸿创与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签订“脱硝催化剂”成果转化协议;

德州锅炉有限公司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签订“航天粉煤加压氧化及航天炉制造项目”成果转化协议。

一图了解大会所有议程

本次大会呈现以下特点

科技方面

(一)大会更加突出高层次合作。大会共邀请89家大院大所参会,其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华大学、山东大学等13所“双一流”高校,中科院化学所、中科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中国农科院、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等11家国家级科研机构将与我市12个县市区共同主办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对接会,共分12个产业对接专场。与会大院大所,特别是“双一流”高校和国家级科研机构均与我市企业保持着长期密切的科技合作关系,重点学科与我市新兴产业、优势产业契合度非常高。

(二)大会更加突出共享共赢。本届大会在办会模式上进行了创新,即由县市区与“双一流”高校、国家级科研机构联合主办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对接会。近年来,各县市区围绕各自优势特色产业积极对接大院大所,把开展高层次、高水平、卓有成效的科技合作作为助推新旧动能转换、竞争力整体跃升的驱动力量,闯出了一条高水平合作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本届大会秉持“共享共赢”的理念,即一个县市区利用大会这一对接、合作的平台分享合作成果和产业智慧,全市企业不出家门口就获得面对面对接“双一流”高校、国家级科研机构的机会,创造、挖掘出更加广泛的合作渠道,推动各方合作更加深入、更有实效。

(三)大会更加突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本届大会更加突出产业需求导向,在大会开幕式上,重点推介全市新旧动能重点科技项目,包括山东省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德州高新区中央创新区、齐河中关村海淀园等三个创新创业共同体和装备制造、绿色化工、农产品深加工、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六大产业12项重点技术需求。安排12个产业专场进行科技成果路演推介和对接,240名专家教授将集中推介240项科技成果项目,1063家市内企业和75家省内企业参与对接。整场大会聚焦我市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全力聚集优势资源,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促进创新要素向“三链”聚集,强化新技术、新模式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促进新业态、新产品的落地生根,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强力支撑。近三年,全市共转化科技成果747项,促成1120家企业与610家大院大所建立长期稳定的科技合作关系,其中包括41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四)大会更加突出前沿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前期,面向全市企业征集64项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前沿技术需求;遴选38家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基础软件、智能硬件快制等领域的中关村前沿技术企业名录和应用示范案例。科技成果分批次发布给我市企业,我市企业也与中关村前沿技术企业进行了充分对接。根据双方对接意向、需求匹配情况,结合我市企业前沿技术方向性引领,最终筛选44家中关村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全国百强企业参会,其中20家现场推介20项世界首创的“颠覆性”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自去年以来,我市持续导入中关村优质创新资源,深度挖掘前沿技术应用场景,旨在加快这些前沿技术与我市产业的匹配度、对接度,进一步完善我市硬科技产业创新生态。

(五)大会更加突出对接实效性。对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了拉网式排查,深度挖掘企业的技术需求,共梳理出企业技术需求287项;通过山东省科技厅门户网站向省内15市征集企业技术需求,共梳理出109家企业技术需求117项。同时广泛征集48家大院大所的科技成果,筛选符合我市产业发展实际,最新、最前沿的科技成果361项。会前,企业技术需求和大院大所科技成果实现了“双向征集”“双向发布”;会中,企业与大院大所将开展“双向推介”“双向对接”;会后,将组织与会专家教授赴我市企业实地考察,确保参会的大院大所和企业实现精准对接,提高大会实效性。

资本方面

(一)专场设置以需求为导向。本届大会在专场设置方面重点考虑企业实际需求,三个路演对接专场政府搭台,给企业提供面向数百家投资机构、基金公司、证券公司、银行机构集中展示推介的机会。三个论坛研讨专场分别以科创板、银行间债务融资、多层次资本市场为主题,充分考虑了当前金融领域政策趋势和我市企业实际需求。同时在参加专场企业的组织上,求精不求多,真正选择有科创板上市意向或符合发债条件的企业参会,在双向对接上务求实效。

(二)邀请嘉宾以共赢为目标。本届大会除邀请到亚洲金融合作协会秘书长、首都金融服务商会会长、民生证券董事长等金融领域重要贵宾参会之外,还邀请到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均和集团、世贸集团、元一集团等重点企业参会,合作方式除股权融资、贷款融资、债券融资外,还将以建设园区、设立基金等方式加强合作,进一步拓宽了双招双引、合作共赢的方式和渠道。

(三)会务组织以务实为基础。邀请嘉宾突出在德州重信守诺、有良好业绩和合作前景的机构;推介项目优中选优,重点筛选企业实力强、具有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的项目;所有推介项目在大会微信公众号同步推介,会场外设置对接区,实现现场内外,线上线下企业与机构的深入对接。

自2016年起,中国·德州京津冀鲁技术交易大会已成功举办三届,共邀请来自京津冀鲁847家高校院所、科研机构、科技服务机构、科技金融机构,102家中关村前沿技术企业,2500余位嘉宾参会,省内外3000余家企业参加对接;梳理挖掘1599家企业需求2087项,征集713家高校院所的1760项科技成果向企业推介;签约项目880项,其中,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432项,科技合作项目353项,科技金融项目95项,落地670项。大会为集聚京津冀鲁优质创新资源,扩大开放合作,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搭建了重要平台,现已成为国内区域性技术交易品牌活动。

自2011年起“中国·德州资本交易大会”已成功举办了八届,在促进区域资本和产业融合发展方面成效显著,通过八年来的不断完善和提升,大会实现了融资多品种、多渠道、多元化,八届资本交易大会合同融资2000多亿元,实际到位资金近千亿元,有效的支持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资本交易大会收获的不仅仅是“真金白银”,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参会企业家转变了观念,拓宽了视野,企业认识、了解、融入资本市场的能力有了质的提升。2011年以来全市上市公司由3家增长到9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4家,全市企业融资结构也实现了从单纯依靠银行贷款,到上市融资、债券融资等资本市场融资并重的局面。通过资本交易大会这一桥梁纽带,已有500多家国内外投资机构与德州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200多家机构来德开展业务,100多家金融和类金融企业在德设立了分支机构。目前,中国·德州资本交易大会已成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区域投融资交易平台,“支持中国德州资本交易大会平台建设”列入山东省“十三五”发展规划。

记者|王贺 王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