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如何实现大作为?请看德州市武城县检察院的答案!


全国文明单位、全国首个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创新实践基地、全省人民满意政法单位、全省四德工程示范点、全省检察机关先进集体、全省“六型”建设示范院、全省检察文化建设示范院、全省无违法违纪无责任事故先进单位……

39个(次)集体80余名(次)干警受上级表彰奖励;2起案件被评为全国十大典型案例,40起案件被评为全省全市精品案例、优秀法律文书;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省委书记刘家义等领导对该院未检和其他工作作出批示指示;最高检、省委、市委和省院领导23次莅临指导;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30余家中央省市媒体予以专题报道,全国500余家单位2000余人前来交流学习……

武城县人民检察院只有37名政法编干警,是个不折不扣的小院。2016年以来,该院以“全省创一流,全国争先进”为目标,提升工作标准,拉高发展标杆,全力打造高品质、有特色的现代新型基层检察院,推动各项检察工作按下快进键,综合考核连续六年保持全市前列,小院实现了大作为。省检察院陈勇检察长到该院调研时给予充分肯定:“到了武城眼前一亮。未检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印象深刻。”

抓创新:全国首创未成年人保护信息平台,整合刑事、民事、行政、预防、救助检察职能,在全国叫响“武城模式”

武城县村民曹某酒后驾车将4岁留守女童李某撞成重伤,法院判决其赔偿李某28万余元。由于曹某虚假诉讼恶意转移财产,被害女童案发四年未能得到一分钱赔偿。检察官发现情况后,立即启动监督程序,向法院发出再审检察建议。法院采纳检察建议启动再审程序,撤销虚假调解协议,对曹某依法强制执行原赔偿判决。在检察官的监督下,李某终于拿到了迟到的赔偿款。该案被评为当年全国未检工作十大典型案例。

据了解,该案的成功办理,得益于该院研发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检察监督平台。为了及时掌握群众诉求,武城县检察院在全国首创未成年人保护信息平台,该平台依托群众与互联网,集信息的收集、流转、处理、监督为一体,实现了涉及未成年人行政执法监督、民事权利保护、预防犯罪、司法救助等检察职能一体化高效运作。未检平台运行流程分为三个环节:信息员反映问题、相关职能部门处理问题、检察机关全程监督。对相关职能部门处理不及时、不到位等怠于履职、履职不到位等情况进行法律监督。对于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发出检察建议,对符合条件的提起公益诉讼。

平台运行以来,收到行政执法监督类信息1900余条,内容涉及校园设施安全、教师校外有偿补课、校园周边售卖“三无食品”、未成年上网等,武城县检察院向相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41件,解决涉未检问题1270余个。

依托未检平台,该院充分整合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预防、救助等检察职能,赋予未检部门以一统多的职能,协同民行、刑事执行、控申等部门,实现未成年人保护检察监督的集约化和专业化,是检察职能科学配置的创新实践。平台运行得到党委政府的全力支持,武城县专门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为组长的平台领导小组,将武城县30个与未成年人保护相关的职能部门纳入平台,并将每个单位平台处理情况纳入综合考核,督促各部门依法履行未成年人保护职责。

2017年5月5日,全国未成年人保护多部门联动机制与网络平台建设研讨现场会在武城召开,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检察院、团中央等各级领导及中国刑事诉讼法学会研究会的专家学者对未成年人保护“武城模式”给予充分肯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中国刑事诉讼法学会研究会少年司法专业委员会分别将武城县检察院确定为创新实践基地和研究基地,将“武城模式”在全省、全国推广。

抓业务:打好组合拳,全院一盘棋,全面履职书写检察作为

 “我们院虽然干警人数不多,但办案数量、办案质量却是在全市叫得响的,2起案件被评为全国十大典型案例,40起案件被评为全省全市精品案例、优秀法律文书,四年承办了24起37人上级交办案件,均圆满办结,取得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武城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智广说。

据了解,该院成立案件管理中心以来,每个月出一份详细的业务考评表,对审查逮捕、起诉案件办案量、人均办案数、不捕不诉复议等考核指标详细记录,并用绿色、黄色、红色标注(绿色代表完成、黄色代表预警、红色代表未完成),层层压实责任,按时督促落实。

骄人的检察业绩是该院一直走在先进行列的亮点。据了解,武城县检察院牢牢把握新时代检察工作新坐标、新要求,聚焦主责主业,全面履行职能,推进“四大检察”“十大业务”全面协调充分发展。做优刑事检察,2016年以来,共批捕刑事犯罪嫌疑人509人,起诉1007人,批捕起诉准确率均保持了100%。办理的王某等11人开设赌场案,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2亿余元。做强做实民事和行政检察,提请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15件,办理虚假诉讼监督案件8件、行政监督案件10件,撰写的行政检察调查报告,得到党委主要领导批示,并转发全县执法部门学习。

该院自觉把检察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通过司法办案为大局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李某等5人无危险废物处理资质,收购废白土170余吨,在没有任何防渗漏设施的情况下露天存放污染环境。该院依法对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由5名被告人将污染现场恢复原状。该案被评为全省典型案例。抓队伍:品行至上、作风至上、能力至上

近年来,检察机关经历了巨大调整,内设机构改革、员额制改革,对队伍建设、发挥职能、争先创优都带来了挑战。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如何破题?我们武城检察院坚持三个至上理念,品行至上、作风至上、能力至上。”智广介绍说。

拿员额检察官入额举例,检察官多、名额少,如何将最合适入额的检察官遴选出来,避免唯票入额、领导优先等问题,对每一个检察院而言都是一块最难啃的改革硬骨头。但这个难题并未发生在武检人身上,原因就在于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让,这种良好的品行与作风感染了身边的每个人。最终,19个名额绝大部分来自一线检察官。“副检察长们每年办案数只占总数的20%,大部分案件还得需要一线检察官来办理。员额检察官就得给一线的同志!”该院党组副书记王志平便是主动“放弃”的一位。

“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是做好队伍建设的制胜法宝!我们坚持抓班子带队伍,连续6年无发生违法违纪案件。工作中做到行为有尺度、亲情有温度、监督有力度、行动有速度。”智广说。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武城检察院党组成员全部蹲守一线。有的家在德州,主动请缨,带着被褥,返回武城,成为“逆行者”。有的把车开到帮包社区,天下着雪,不畏寒冷,就睡在车里。正是领导带头全员参与,扎实做好机关和干警自身防控的基础上,轮流到社区值勤值班、严防死守,织密检察防控网,确保了责任区内未出现任何问题。

抓管理:班子团结出凝聚力,部门团结出战斗力,全员团结出爆发力,规范管理创出“全国文明单位”

“这件事办得好,我们走在路上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近日,武城县三八路北首一根废弃电线杆在检察官的监督下予以拆除,帮助老百姓消除了安全隐患,过往群众纷纷点赞。据了解,这根废弃的电线杆年久失修、断裂倾斜,随时都有倾倒的危险,且一直没有部门认领。武城县检察院从12345热线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即启动公益诉讼监督程序,向城管局发出检察建议,督导其及时将线杆拆除,并在全县开展了全面排查,对所有线杆进行了权属确认登记,对所有存在安全隐患的线杆全部及时予以处理。

“我们在抓管理上做到三个对标:对标县委和上级院重点工作,对标考核标准,对标党委政府要求和人民群众需要。”智广说。

2017年12月,武城县检察院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成为德州市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县属单位。近年来,该院始终坚持抓党建带队建、抓规范强管理、抓文化提素能,推动全院各项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据悉,该院健全党建工作制度,推动构建“一岗双责”机关党建工作责任体系,拓展“互联网+党建”全新模式,6个党支部结合自身工作,强化“阵地有形、党员有样、活动有效”的“三有”建设,组织走访慰问抗战老兵等有新时代检察特色的党务活动122次,连续两年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8年被评为德州市“首批机关过硬党支部”。

该院坚持文化育检,以“创建全国精神文明单位”为契机,打造了“一厅一区一文苑、两室三办四长廊”文化平台,开辟“身边的感动”栏目,推出身边人的感动故事120余期并编辑成册,引领干警将彼此的感动凝聚成了奋勇争先的精气神、干事创业的正能量。

“面对形势发展新要求,武城县检察院要以争创全国先进为目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诚履职、勤勉尽责,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有力的举措,不辱职责使命,不负人民重托,推动各项检察工作实现新突破,展现新作为,为全市检察事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德州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郭晓东说。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来源:德州市人民检察院
编辑|李智群 董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