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报记者体验隔离点安保防疫工作: 穿防护服工作2小时,全身像水洗

提到医学观察隔离点,人们往往想到的是病毒和危险。被隔离的,都是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人员或者次密接者,所以这里的风险确实很高。但这里也有一支由公安民警组成的队伍,他们身在其中、践行使命。

8月12日上午,记者穿上了密不透气的防护服,亲身体验了集中隔离点的防疫工作,见证了“警服蓝”的辛劳与付出。


“同志,同志,请到这边通道进行消毒。”“行李箱也要消毒。”8月12日10点20分,在位于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舒8酒店的集中隔离观察点,看到负责安保工作的德州市公安局经济开发区分局反恐防暴大队吕强和同事王春雨在酒店门口,为即将入住隔离的市民秦先生进行消杀。只见两名警察穿着隔离服,全副武装地拿着酒精喷壶认真消杀,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5分钟后,秦先生进入隔离人员通道。隔着厚厚的塑料布,两名警察给秦先生进行登记。“请说下您的姓名和身份证号。”“还有您隔离的原因。”经过询问后,警察王春雨告诉秦先生坐电梯上3楼,那有安保人员接应、分配房间。

随后,记者在王春雨的带领下,通过员工通道,走进专用更衣室。在工作人员指导下戴好N95口罩,穿上防护服、靴套,最后戴好防溅面罩和手套。刚全副武装好,记者就感觉全身冒汗,防护服的抽绳紧紧勒着记者的脸,甚至有点睁不开眼睛。防溅面罩上,不一会就起了一层雾气,更加模糊了视线。随后,记者随同工作人员穿过缓冲区,进入3楼隔离区域,一股消毒水的味道扑面而来。

“您是坐什么交通工具回来的?”“回来后,都去过哪些地方。请说得详细一些。”……正巧警察林争正全副武装着对秦先生进行流调,认真记录着他的行程。

11点20分,几名带着护目镜、穿着隔离衣的工作人员将用打包盒密封的午饭,小心翼翼地放在隔离房间外的矮桌上。记者也学着他们的样子,把两份饭放在门口后,敲门提醒:“您好,饭放在您门口啦。”随后,记者听到隔离房间内不时传出“谢谢”的回应。

一位隔离人员因来得匆忙,没能带齐生活必需品,工作人员为他们准备好后,由记者给他送到门口。记者将物品放到门口矮桌上后,敲门对他说:“您需要的生活必需品已经送到,您出来拿的时候请戴好口罩并消毒。”




12点半,记者来到更衣室,脱下防护服。经过2个小时的采访,记者身上和头发全都湿透,汗水不断往下淌。橡皮手套和手之间全是汗,形成一个个小气泡。记者猛地一脱手套,汗都甩了出去。在隔离区,工作人员每天要穿5到8个小时隔离服工作,真得难以想象,他们是怎样忍受这种汗蒸式的闷热坚守一线的。

回到一楼登记岗位,吕强告诉记者,隔离点执勤是一个苦差事,要求24小时必须在岗,防止有人随意进出隔离点,这就要求每一名值守人员全天不能休息。“我们安保组共有防暴大队5名年轻警察、18名保安组。从去年3月至今,一直坚守岗位。为了家乡人民的健康平安,我们愿意顾大家舍小家,为防控疫情贡献力量。” 不出门,少接触,是对普通群众的要求,而不回家,战疫情则是对隔离区值守民警的要求。民警是社会中最普通的一员,但是因为他们身着“警察蓝”,就多了一份责任和使命。

“总得有人站出来,不计报酬,不论生死。他们是‘警察蓝’……”临走,吕强给记者看了几封来自解除留观人员的感谢信,内容令人感动。队员们说:“每次想到这封信,瞬间一切疲劳一扫而空,又元气满满投入到工作中。”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 刘臻 唐志梅 孙耕
编辑|孙耕
审核|朱代军 终审|尹滨